有一个人,一觉起来就听到了拖地的声音。他把自己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小草放进了杯子里,然后把它浇了一盆水,刷牙,刮了胡子,换了身衣服,然后去自动售货员那里要了一瓶咖啡,拿了一盒录音机,然后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他在打扫厕所的时候很认真,一丝不苟,从来没有自卑过,每当他需要休息的时候,他就会用摄影机拍摄下那些树叶上的倒影。在一次工作之后,他在一个公用浴室里打了个盹,再到浅草车站的一个小餐馆里,用一顿热饭来奖励自己一天的工作。
每天晚上,他都会在睡觉之前看完一本书,然后关掉灯,他就睡觉了。在四个工作日里,只有一个休息时间,他就会先到公用洗衣店把衣服洗干净,再到印刷厂把底片洗干净,最后才会到一间小书店里挑选一本书,最后在一间居酒屋里打发时间,接着又是一天的工作。经过十天的监视,他见到了一位濒临死亡的男子。
说他是一种放逐,未免有些过了,毕竟在《役所》中,平山的眼神总是很温和,并没有被孤立的感觉所困扰,事实上,这种平静而又寂寞的生活,才是他真正的写照,虽然与其他人不同,但却是他自己的写照。他的衣橱里摆满了书和录音带,还有一个放着每月一次的电影箱子。尽管他沉默寡言,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他内心坚韧的证明,他很喜欢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不被这个世界的速度和理念所束缚,他用自己强大的内心作为锚点,让自己的灵魂在世界中遨游。
他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感觉,这才是最好的。身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在这部长达两个钟头的影片中,见证了他11天的生活,也见证了他对影片的反映。维姆文德斯在阔别九年后重返戛纳,并将这部影片搬到了东京,但是,东京的出现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或许我应该说:日本再一次成为人们的幻想。
不管是从天空中的鸟瞰,还是从象征意义上看有些疯狂的小角色,都像是维姆文德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幻想。他只是用神的目光看着这座城市的外表,而不是看着里面的人,也不是看着里面的血脉。
而这位英雄,则是由于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心灵,以及他那超乎寻常的理想,成为了“圣徒”。幸好役所广司精湛的表演,让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得以避免。而在这些固定的日子里,平山也看到了一些多余的分支,这些分支都是他所见到的人,这些分支可以说是他每天都要去看的一部分,但那种牵肠挂肚的女子,却让他想起了纳西索斯般的画面。
但归根结底,《Perfect Days》依旧是维姆文德斯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在这辆狭小的马车中,主人公平山的心情变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无拘无束的念头,那些拿着相机的画面,那些自然而然的光线,都在告诉人们,维姆文德斯仍然是一个在努力记录并保留时光和时空的人。
电影讲述的是平山的下意识情绪变化,那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一眨眼的时间,一根头发的摆动,一种纹理的变化,都会被文德斯用手掌记录下来,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每天跟随平山,在细微之地微笑,在与乐声同涨同落的新天地中,捕捉到一片新的乐章。
但这还不够。
《柏林苍穹下》,我们可以说,它是一部心灵的作品,带着一颗悲伤的心,带着一颗模糊的混乱的理性,带着一颗邪恶而又软弱的心,在广阔的天地间漫游;《德州巴黎》是一首布鲁斯背景下的“寂寞之恋”;《乐士浮生录》则记载了真正的太阳,以及在粗糙的街道上扭动着腰身演奏的那些时光。他抚平了我们的孤独,抚平了我们的漫长岁月,抚平了我们的衰老,所以这首《Perfect Days》除了让我举起双臂,大声呼救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还好,还是有音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