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斩首示众当天,10万岳家军没有出手相救,这是为何?

蓝江聊历史文化 2024-11-21 22:44:47

岳飞被斩首示众当天,10万岳家军没有出手相救,这是为何?

宋朝建炎四年冬,岳飞被押赴刑场,十万岳家军将士竟无一人敢出手相救。这支曾让金兵闻风丧胆的铁军,在主帅危难之际却保持了令人不解的沉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支威震天下的精锐之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选择了按兵不动?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让我们走进历史的细节,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一、岳飞被害前夕的政治局势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七月,金国主完颜晟派遣使节抵达临安,提出与南宋议和的条件。这份条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必须除掉岳飞这位"心腹大患"。完颜晟在密信中声称,岳飞屡次北伐,收复失地,已令金国边境难以安宁。若想实现两国和平,岳飞必须除去。

当时的临安朝廷内部,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秦桧掌握朝廷大权后,实施了一系列削弱武将势力的政策。他先是裁撤岳飞部下兵权,将岳家军主力分散部署到各地。接着又派出心腹,暗中收集岳飞及其部下的罪证。

与此同时,宋高宗赵构本人对武将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自南渡以来,岳飞、韩世忠等武将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这让赵构倍感压力。特别是岳飞在军中的威望,更是让他忧心忡忡。绍兴十一年六月,赵构在与大臣私下谈话时,曾多次提及"兵权不可过重"的担忧。

朝廷的态度转变很快传到了金国使节耳中。完颜晟随即加大了外交施压,除要求处死岳飞外,还提出了割地、赔款等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虽然苛刻,但秦桧却极力主张接受,认为"割地求和"才是保全南宋的上策。

绍兴十一年八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罢黜军职。此时的临安城内,秦桧已经暗中布置了重兵,严密监视着岳飞的一举一动。城内的禁军数量在短短一个月内增加了近一倍,而这些禁军多由秦桧的亲信统领。

九月,秦桧开始对岳飞展开大规模的司法调查。他派出御史中丞万俟卨专门负责收集证据,并指使台谏官员轮番弹劾岳飞。这些弹劾内容包括"图谋不轨"、"结党营私"等罪名。岳飞的部下也陆续被传讯,有的被威逼利诱作伪证,有的则被秘密处决。

十月初,岳飞被收押大理寺狱。秦桧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先后拉拢了张俊、刘光世等武将倒戈。这些将领或是受到高官厚禄的诱惑,或是被胁迫就范,纷纷与岳飞保持距离。与此同时,朝廷还下令严查岳家军将士的家眷,以此来控制军心。

十一月,金国再次派使节来临安催促议和。秦桧趁机向宋高宗进言,称岳飞"久握重兵,恐生异志",建议尽快处决。宋高宗虽然内心犹豫,但在文官集团的压力下,最终默许了这一决定。至此,岳飞的命运已成定局。

二、岳飞被害当天的临安城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临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从凌晨开始,秦桧便调集了大量禁军,在城内布防。城门紧闭,巡逻队伍每隔百步便设岗哨,盘查过往行人。大理寺周围更是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

这一天的临安城内,商铺大多紧闭门户。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偶有路过者也是快步匆匆。城中各处要道均有重兵把守,尤其是通往刑场的大街小巷,每隔五十步就设有一个检查点。禁军手持长矛,挨家挨户清查可疑人员。

在城东的军营中,岳家军将士被秦桧派来的禁军团团围住。军营四周布满了弓箭手,箭在弦上,严阵以待。营内的将士们被勒令解除武装,集中在校场待命。禁军将领手持圣旨,宣读了一道特别命令:任何擅自离营者,全家问斩。

与此同时,秦桧还在城内各处张贴告示,声称岳飞图谋造反,意图危害社稷。告示中详细列举了岳飞的"罪状",包括私蓄精兵、结交权贵、暗通金国等莫须有的罪名。这些告示由衙役负责张贴,禁军则在一旁严加看守,防止被人撕毁。

临安城内的富户、商贾和普通百姓都被命令闭门不出。城中的茶馆、酒肆、勾栏瓦肆统统关门。衙役挨家挨户通知:若有三人以上聚集,立即以"意图生事"的罪名拿问。街面上除了巡逻的禁军,几乎看不到其他人影。

在岳飞府邸附近,情况更为严峻。秦桧派出的密探早已混入府中当差,严密监视着府内的一举一动。岳飞的家眷被软禁,府中的仆役也被禁军看管。府邸外围布满了暗哨,任何试图接近的人都会被立即拿下。

大理寺外,刑场已经搭建完毕。刽子手早早候在一旁,行刑用的大刀寒光闪闪。四周密布着手持长矛、强弓的禁军,形成了三重包围圈。临安城内的各个制高点,都安排了弓箭手严加戒备。

午时将至,秦桧派出心腹前往大理寺,准备提审岳飞。这时的大理寺周围,已经布下了重兵把守。狱卒们按照特别指令,对岳飞严加看管,不许任何人靠近牢房。大理寺外的街道上,每隔十步就有一名禁军把守,严防有人劫狱。

就在这一天,秦桧还特意调来了五千精锐禁军,分散部署在城内各处。这些禁军都是秦桧的亲信,平日专门负责保护秦府安全。他们荷戟持矛,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临安城俨然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要塞,处处透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三、岳家军各部队的处境

岳家军各部在岳飞被害前夕已被秦桧巧妙分散。绍兴十一年八月初,秦桧以"整编军制"为名,将岳家军主力分派至各地。原本集中驻扎在建康的主力部队被分成三路:一路调往浙东沿海防御倭寇,一路被派往江西镇守要道,另一路则被分散到湖南各州县充任地方守备。

岳家军精锐部队中的飞骑营,原本驻扎在建康城外,负责侦查敌情、传递军令。秦桧以"节省军费"为由,将这支机动力量一分为三。其中一部被调往淮南,一部被派往两浙,剩余部分则被打散编入禁军。这些士兵虽然保留了军籍,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战斗力。

建康城内的岳家军步军营,遭遇了更为严峻的处境。秦桧派来的钦差以"清查军械"为名,实则是在搜集将士们的武器装备。军营中的刀枪弓箭被收缴一空,只留下少量防身武器。将士们被迫交出铠甲,改穿单衣。营中的战马也被以"清查军马"的名义带走。

位于江淮一带的水军部队同样未能幸免。这支曾在黄天荡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水师,被秦桧以"节省军费"为由裁撤。大部分战船被收归朝廷,水军将士被迫转业为普通船工。一些老兵虽然保留了军籍,但也被分散到各地的水寨中当差。

岳家军的后勤补给系统也遭到严重破坏。原本负责运送粮草的辎重营被裁撤,军需仓库被查封。各地的岳家军将士领不到饷银,只能靠地方供给维持。一些驻扎在偏远地区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断粮的情况。

更为严重的是,岳家军将领的家眷都被秦桧控制。这些将领的妻儿老小被软禁在临安城内,名义上是"供奉",实则是人质。一旦有将领表现出异常举动,其家人就会立即遭到迫害。这种威胁让许多将领不得不保持沉默。

岳飞的亲信将领也遭到清洗。统领前军的牛皋被调往偏远的湖南;主管军需的张宪被以"贪污军饷"的罪名下狱;负责谍报的王贵被迫解甲归田。这些老将虽然对岳飞忠心耿耿,但在秦桧的打压下,已经失去了号召力。

驻守在各地的岳家军将士虽然内心愤懑,但在重重压制下无法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秦桧派来的密探监视之下。任何试图联络的举动都会被视为"结党谋反"的证据。各地的将领之间甚至无法正常通信,生怕给秦桧抓到把柄。

即便如此,岳家军将士仍然在暗中保持联系。他们通过商人、游方和尚等各种渠道传递消息。但这种松散的联系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行动力量。况且,秦桧在各地都布置了眼线,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到岳飞被害前夕,这支曾让金兵闻风丧胆的劲旅已经名存实亡。虽然番号尚在,但实际战斗力已被摧毁殆尽。将士们或是被分散各地,或是被褫夺兵权,根本无力营救他们敬爱的主帅。

四、行刑过程中临安城内外的情况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午时,临安城内号角声四起。大理寺外的刑场上,禁军列队森严。刽子手手持明晃晃的大刀,站在刑台一侧。秦桧派来的心腹钦差立于高台,手持圣旨。四周的禁军将士手持长矛,形成了三重防线。

午时三刻,狱卒将岳飞从大理寺押解而出。从大理寺到刑场的这段路上,每隔五步就有两名禁军把守。沿途的房屋窗户都被勒令紧闭,街道上空无一人。就连屋顶上都站满了弓箭手,严防有人劫法场。

与此同时,临安城内各个城门都加强了防守。每个城门除了原有的守军外,又增派了一百名禁军。所有出入城门的人都要接受严格盘查。城墙上的岗哨数量也比平日增加了一倍,重点监视城外的动静。

城内的坊市已经全部关闭。平日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的禁军来回走动。一些试图打开店门的商贩立即被衙役呵斥,勒令关门。就连平日里最热闹的酒楼也是门窗紧闭,一片寂静。

在岳飞府邸附近,情况更为紧张。府邸四周布满了便衣密探,任何靠近的人都会被立即盘查。府中的家眷被严密监视,连院子都不准出。府邸外围的街道上,每隔二十步就设有一个岗哨,由禁军严加看守。

临安城的富户们都被命令闭门不出。一些与岳飞有过往来的官员、商人,更是被秦桧派人严密监视。这些人的住处外都有密探盯梢,记录下每一个来访者的身份。城中的茶馆、酒肆也被勒令停业,防止民众聚集议论。

城外的各个要道上,秦桧派出的斥候来回巡逻。任何可疑的人群聚集都会被立即驱散。通往临安的官道上,每隔五里就设有一个检查站,盘查过往行人。江面上的船只也受到严格管制,禁止靠岸。

行刑开始前,秦桧又派出一队禁军,在城内张贴告示。告示上详细列举了岳飞的"罪状",警告民众不得妄议朝廷政令。张贴告示的禁军手持长矛,防止有人撕毁告示。街角巷尾都有便衣密探监视民众的反应。

寒风中,刑场上的气氛愈发紧张。行刑官宣读完圣旨后,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刀。刑场四周的禁军将手中的长矛向前一指,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高台上的钦差手举令牌,准备下令行刑。

这时的临安城内外,到处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街道空空荡荡,偶有行人也是低头快步而过。城中各处的岗哨都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城外的斥候仍在不停地巡逻,密切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五、消息传开后各地的反应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傍晚,岳飞遇害的消息开始在临安城外逐渐传开。最先得知消息的是驻扎在建康的岳家军残部。这些将士虽然已被解除武装,但仍保持着军中的联络网络。消息传来后,营中一片肃穆,将士们只是默默擦拭着手中的兵器。

消息很快传到了浙东沿海。在这里,被分散各地的岳家军水师将士正在执行巡防任务。得知主帅遇害的消息后,水寨中的灯火彻夜不熄。一些老兵整夜坐在船头,望着临安方向,一言不发。

江西境内的岳家军将士们也陆续得知了这个消息。这些被打散编入地方部队的将士们,白天仍要执行日常守备任务。夜晚时分,他们聚集在营房中,仔细擦拭着从前征战时的铠甲。虽然这些铠甲早已不能再穿,但他们仍将其保存完好。

湖南各地的岳家军将士接到消息时已是数日之后。这些被分散到偏远地区的部队,虽然早已失去了建制,但彼此之间仍保持着联系。消息传来后,一些老兵把自己珍藏的军旗取出,默默整理着破损的旗面。

淮南一带的飞骑营残部得知消息时,正值隆冬时节。这些昔日纵横疆场的骑兵,如今只剩下零散的几支小队。他们还保留着战马,但已无法再驰骋沙场。马厩里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悲伤,整夜不安地嘶鸣。

秦桧为了防止各地发生动乱,加强了对岳家军残部的监控。各地府衙都接到密令,严密监视辖区内的岳家军将士。但这些将士们并未有任何异动,他们只是比平日更加沉默。一些人甚至主动请辞,离开了军营,回到了故乡。

在建康城内,一些曾经追随岳飞征战的文士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写下诗文,但都未敢公开传播。这些诗文被小心地收藏起来,在私下里传抄。有的文士甚至将诗文藏在屋梁上,用砖块封住。

江南各地的百姓们听闻消息后,也是议论纷纷。一些茶馆、酒肆中暗地里流传着各种传言。但由于官府的严密监视,这些议论都不敢公开。有的地方甚至禁止在公共场所谈论此事。

岳飞的家乡汤阴县得知消息时已是数月之后。当地百姓自发在岳飞祖屋前摆上香烛,但很快就被官府制止。祖屋四周被官府派人看守,禁止民众聚集。但每到夜深人静时,仍有百姓悄悄前来祭拜。

到了第二年春天,各地的反应逐渐平息。岳家军的将士们或是归隐山林,或是转业为民。但他们仍保持着联系,默默地纪念着他们的主帅。那些被收缴的军旗、铠甲都被小心地收藏起来,成为了永远的纪念。各地的百姓们也将这个故事一代代传下去,在民间广为流传。

0 阅读:13

蓝江聊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