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可悲的事情是将《儒林外史》读明白了
儒林外史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儒林外史》,还是《范进中举》这一段开始。
当时我们都很年轻,阅读有挖苦,有嘲笑书中的人物,也有对书中情节的不理解。
等到了后来的时候,经过多年的社会历练,通览整部作品,方知其中人物的无奈,心酸与哀伤,也是我们的现实。
用鲁迅的话说:“这是一部很好,但是需要别人去理解的作品。”
范进年过半百,还是个童生,家中穷得叮当响,就连是去参加科举的钱,甚至是去借都借不到。
还没发榜,他娘就已经饥肠辘辘,没办法,只好让他将家中产的一只老母鸡,在市场上变卖掉,换来几升大米,熬成稀饭。
他考中了秀才,街坊们有的带着鸡蛋,有的带着白酒,有的带着一桶大米,还有的带着两只鸡来看望他。
周进考中时,都以及年过六旬了。
他以前靠着教书为生,被人嘲笑,被人鄙视,没办法,只能跟着做生意的舅子去了一趟京城,靠着打工赚钱。
后来他考中了秀才,县城里非亲非故的人都来认了,不熟的也假装熟了,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也都来到他的家里,来向他贺喜。
常言道:“只有真正地历经了人生的坎坷,你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人生的冷暖。”
也许每个大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你处于最低点的时候,你被一种冰冷和残忍所包围着,即使你贫穷得连一口饭都吃不上,也没有人会给你施舍;当你陷入绝境时,没有人会为你打开一条出路。
但如果你站在高位上,你就会被善良和善意所包围。
不相干的人,也许会和你有亲戚关系;一个陌生人,也许会成为你的朋友。《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我们年轻的时候,并不懂得人情的转折与社会的冷暖。
现在才知道,这就是人之常情,没必要计较,也没有必要去较真。
明察秋毫是一种本事,而能够将事情看轻则是一种高明。
古人云:“贫贱不相闻,富贵在山亦有知”。
当你没有钱,你就什么都做不了,还会被人鄙视。
有时候,我们总是责备别人,因为他们太势利了。
就像儒林中一篇文章
一日,棋艺高超的王太来到一座神庙前。
他本来也就是随便逛逛,但当他来到一棵大树下时,却发现大树下坐着三个衣着光鲜的富家公子,正围着两个正在下棋的人。
王太正要走过去,却被一个小二给拦住了,不让他走过去,因为小二看他衣服破烂,不像有钱人。就推着他说“就你这种人,怎么可能会下棋?”
当一个人很贫穷的时候,就别在别人面前装腔作势。
或许你自己不觉得贫穷,但是其他人会觉得贫穷。
儒林上也记载了一位江湖上极擅书法的怪人,名叫季遐年,他从小就没有家庭,没有工作,只能住在寺庙中。季遐年与朋友
他虽然穷困潦倒,却也有几分本事,认识了几个朋友。
一次,在一个暴风雪中,他去看望一个朋友,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
他一脚踩在了朋友家的泥土上,还指望着他们不会在意泥土脏。
谁知道主人家虽然讨厌他,却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只是隐晦地问:“季公子,您这鞋破了,放不方便买一双新鞋子?”
“我没银子。”季遐年傲气地回道。
他的好友也不害意思赶他出去,只能给他一双旧的鞋子,让他去穿,可是这样的举动,却让季遐年勃然大怒。
他向他的同伴喊道:“你们的房子有多好,我的鞋子都配不上你们的房子!我进入到你的家中,已经是给你面子了!我还嫌弃你的鞋子呢!”
第一次读到这一幕,季遐年表现出了他的洒脱率真,后来读到这一幕时,也只能看出他的悲伤和尴尬。
古人云:“只看酒杯中的酒,就知道都是有钱的人家啊”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等到长大了,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的尊敬,是需要地位和金钱来换的。
在你身无分文的时候,别去招惹别人,也别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面结交朋友。
人可以贫穷,但是心志不能穷。
哪怕被人轻视,也要有自知之明才行。
一开始,我们看的是《儒林外史》,是关于官员,关于科举,关于文人的事情。
到了最后,我们明白了,原来我们所看的只是眼前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