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人偷三懒,越懒越有福”,是哪三懒?有无道理?

喵哟师 2023-02-13 15:48:31

俗话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祖宗自古就告诉我们凡事要努力,不可投机取巧,但是人如果长时间绷着一根弦,也会疲惫的,人活半辈,偶尔也要偷偷懒,但今天要讲的偷懒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偷懒,而是学会偷“生活中的懒”,以下三种懒,越偷越有福。

一、懒得生气

人过半辈,生起气来急火攻心实在是伤身,《黄帝内经》说“百病皆生于气”,唐代孙思邈在《养生铭》中称愤怒过度会大伤元气,生气对人的身体伤害最大,它就像一枚炸弹,不会伤害别人,但会炸伤自己。

人到半辈,就不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气了,实在不值当。

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有个属下叫杨戏,此人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每次与他说话,经常是沉默不语,得不到回应,有些大臣看不惯,在蒋琬面前抱怨道:“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

却没想到,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作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人们都夸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为自己买单,这个买卖真的不划算。看似愚笨,实则聪明,要学会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二、懒得计较

宋晦庵的《满江红·胶扰劳生》中有言:“枉费心神空计较”。

要学会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拥有都能看透凡事本质的技能,不参与、不计较、不争辩。不要再把目光放到自己赚的钱有没有别人多,不要再计较孩子的成绩有没有别人家考的好,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计较。

幸福的人,才不会计较,保持自在松弛感,凡事与我又有何干,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人出入使用。但邻居修房想要占这条路,张家不同意,一气之下张老夫人修书加急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这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六尺巷传奇”。

人上了年纪,就没有必要再计较那么多,水清无鱼,人清无徒,有些事情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了。

岁月弄人,时过境迁,一切都会随风消失,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生活就是要面对现实微笑,不用给自己自寻烦恼。

三、懒得取悦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自元代高明《琵琶记》。

真正的关系是不需要刻意去讨好的,一段舒服的亲密关系就是双方能够做自己,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与其取悦他人,不如快乐自己。一个真正有想法和主见的人,是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这是子贡对于人的观察和判断,人这一生如果做到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奢。人穷而不志短,不去巴结富贵之人,无论走到哪,都有尊严和脸面。

真心换真心,高山流水遇知音,子期伯牙不就是这样吗,因为爱好成为了知音,没有谁讨好谁,这样自然而然的关系,才是最舒服的。

战国时期,商鞅辅佐秦孝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秦孝公对他很是欣赏,赐予他商於十五邑,封号为“商君”。但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陷商鞅造反,随后商鞅被处决,全家被杀。商鞅对秦国忠心耿耿,到头来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岂不是白费力气?

还有宋朝的岳飞,他对皇上忠心耿耿,为国而战。但是皇帝赵构无能,轻信了秦桧的诬陷,最终,岳飞含冤而死,耗尽一生的心血,得到如此下场,这不也是费力不讨好吗?

想要越活越轻松,那就必须给自己减负,懒得生气,懒得与他人争辩,不用再为别人的情绪买单,真实的做自己,自然会有人爱你,余生也会福气满满。

2 阅读:158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8

用户10xxx08

6
2023-02-18 15:54

懒得吃饭、懒得生病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