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潘建伟教授在量子力学上有重大成就,却不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潘建伟是中科院院士,世界顶级量子物理科学家,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和量子计算机“九章”,验证了量子通信和量子转输的存在,虽然2022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量子力学,但是获奖者却不是潘建伟,而是他的导师和另外两个科学家。
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1、潘教授研究的量子计算机,只是量子力学中一个很小的应用,虽然超过了其它国家很运,但是和诺贝奖的要求还很远。
2、量子计算机全球有很多国家和机构都有研究,潘建伟教授的研究没有基础理论的开创性,也没有应用科学的独创性,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潘教授无缘诺奖,也证明我国对基础物理的研究还非常不足,现有的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西方学者的理论框架之下的,所以只要人家挥舞起知识产权大棒,我们马上就动弹不得,就像芯片一样。
中国科学家要想获诺贝尔奖,不让别人卡脖子,必须在基础物理研究上有所建树,而现在的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全部都是国外物理学家的发现,如果一直停留在学习层面,就不可能产生原创性的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习要从小孩子开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