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小区时,看到一群带娃的奶奶围坐在花台边说话,我一眼就看见孤零零坐着的王奶奶,随口问了一句:“王奶奶今天不用带娃吗?难得清闲一下。”谁知,话音刚落,王奶奶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我吓了一跳:“哎呀,我说错话了吗?这是怎么了?”周围熟悉的几位奶奶也望了过来,又是气又是恨铁不成钢:“别管她,她呀,就是嘴欠,儿媳带娃她瞎嘟囔,可不就被埋怨了嘛。”
原来,王奶奶的孙子在读绘本,小家伙看得非常入迷,半小时都没挪窝。这下,王奶奶着急了,即使儿媳再三交代别去打扰孩子,她也没听,一会儿牛奶、一会儿水果、一会儿又提醒孩子上厕所。
在此期间,她还忍不住埋怨儿媳:“亏你还是当妈的,怎么能自己偷懒就让孩子干坐着呢?多伤身体。”
结果就是,不仅孩子生气,连儿媳都发火了:“您什么时候能消停点,多听听我们的想法。我好不容易培养出孩子的专注力,你这一折腾,什么都白费了。”
王奶奶怎么都想不通:我这是关心孩子,怎么还被埋怨上了?
王奶奶还没说话,倒是一旁的李阿姨忍不住开启了吐槽模式:“就你这做法,再温柔的儿媳都受不了,要是换个脾气差点的,你就哭去吧。”
其实,很多时候,婆媳矛盾,尤其是围绕着孩子出现的婆媳矛盾,大都是不懂得以己度人、随意评价引起的,要想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3种情况下,婆媳关系在和睦也别对儿媳做评价,尤其是带娃,事多矛盾大。
第一种,理念不同别硬掰。小丽又和婆婆起争执了,原因是,婆婆把小丽做给8个月孩子的辅食给倒掉了,转而给娃吃了大人饭。这还是小丽出门上班忘带东西,折转回家拿,刚进门就看见婆婆正在给娃喂米饭、而她辛辛苦苦做的辅食好好躺在垃圾桶里。
小丽说,她当时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理智都差点飞走了。她以前就知道婆婆很固执,所以,不但早早就给婆婆科普过孩子太早吃大人饭的害处,也自己做了辅食,只要递给娃就好。没想到,婆婆根本没上心。
对此,婆婆也很委屈:你做的东西既没味道、又不好吃,孩子都不肯张嘴。再说了,我还能害自己孙子不成?孩子爸就是我带大的,要说起经验,我肯定比你足,你就别瞎折腾了。
其实,小丽婆婆的想法也不难理解。一来,她们确实没有什么坏心思,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年龄长、经验足,和年轻爸妈比起来,自己的做法更好;其次,她们也真的是好心,毕竟都是自家娃,只是行动之前没知会一声罢了。
可是,年轻人的想法不一定和老人一样,她们更相信科学育儿理念,更希望老人支持而不是拆台、拖后腿。
因此,哪怕婆媳关系再好,也别拿着年龄大、经验足来评价儿媳的带娃方式,尤其是辅食添加、专注力培养、早教这类年轻人更关注的事。
可以适当提建议,但是,真正的执行还是交给年轻人吧,免得出力不讨好,平白被埋怨。
第二种,角度不同别强求。梅子最近很烦恼的样子,原来是宝爸休年假回来了,可以接过带娃的重担了。
我一听倒有些不解了,孩子爸回来是好事啊,你上班不用老惦记着家里,婆婆也能安心休息一下了。
谁知,梅子更郁闷了,说,就是宝爸回来了,婆媳俩的摩擦才变多了,以前一年到头都不会红脸的两个人,现在时不时就有点小生气。
原来,也许是天生的血缘关系,自从梅子的老公回来以后,以前连抱一下孩子都手抖的宝爸,现在恨不得时时刻刻搂着孩子不撒手:出门抱着,拉粑粑端着,喂饭哄着,连睡觉都守着。
梅子对此乐见其成,宝爸带娃,她和婆婆不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嘛。
谁知,婆婆却不这么想,一会儿说宝爸不会带娃,让梅子赶紧接过来;一会儿说宝爸辛苦,好不容易能休假,得好好休息,让梅子别扰了他;一会又说,宝妈才是带娃主力,宝爸一边看着就好。
一次两次还没什么,说多了,梅子心里就膈应了,这婆媳矛盾不就来了吗?
其实,梅子婆婆的想法也没错。一方面,儿子好不容易休假,好好休息确实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他没怎么带过娃,手上没个轻重,万一磕了碰了真不好。
可是,如果换个角度,婆婆这想法就确实不合适了。
一来,宝妈也不见得只要带娃就好,尤其是当下的形势,全职宝妈可不少,既然宝妈都可以带娃、工作两不误,宝爸工作之余带带娃为什么就不行?
二来,宝妈也不是天生就会带娃,她们也是一点一点学会的,让宝爸参与进来慢慢学,为什么就不好呢?
说到底,还是两个人的角度不同、想法也不一样,既然宝爸愿意、宝妈也开心,婆婆不如干脆别吭声、乐见其成,小两口的娃,让他们自己带带就好,自己还能顺便偷个闲,多开心的事。
第三种,做法不同别拆台。因为孩子摔跤该怎么处理的问题,倩妹和婆婆争了好一会儿。原来,倩妹4岁的儿子在客厅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小家伙趴在地上开始了嚎哭模式。
倩妹拦住着急忙慌想上前的婆婆,自己走上前,也不着急扶起孩子,鼓励地看他哭够了自己爬起来,她这才一边检查孩子的伤情,一边安慰着,磕疼了吧,可怜了的孩子,以后记住了,慢一点、小心一点,就不会再摔成这样了。
婆婆表示不理解,你这当妈的咋能这样,孩子都摔了,你还慢慢悠悠不当回事,她一边说一边跺脚,嘴里还嚷着,都是你不好,害我孙子摔跤,赶明儿我找个锄头,把这块地挖掉。
看得懵懵懂懂的孩子都糊涂了。
倩妹很苦恼:婆婆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我不能接受,我也想不通,她为什么这么爱拆台,哪怕心里本来很感激她,多来几次就给消磨掉了。
这也是很多婆婆想不通的事:我明明是为她好,她为什么不但不领情,反倒怪起我来了?
其实,希望孩子好、盼着孩子平安喜乐一世无忧是每位家长的期盼,只是千人千面,想法、做法各不一样,如果儿媳已经着手教养孩子了。
那么,作为婆婆,不如就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