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8年,燕王朱棣长子朱高炽诞生。朱高炽年幼时喜爱读书,为人宽厚,深得朱棣喜爱。在他十七岁时便被立为世子。靖难之变后,朱棣进入南京城改元称帝,朱高炽也在第二年被封为皇太子。公元1424年7月18日,明成祖朱棣在北征之后的归途中驾崩。遗体送回京师后,太子朱高炽于8月继位称帝,即明仁宗。因其年号为洪熙,故而也称其为洪熙帝。
明仁宗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源于身体过度肥胖。每当朱棣外出征战之时,都是朱高炽负责代理朝政。朱高炽日以继夜批阅奏折,处理朝政,使他的身体状况愈发严重,登基仅八个月就因病离世。然而在这八个月中,明仁宗不仅对政治进行了改革,还及时转变了外交政策,并对其他方面进行了强化,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明仁宗朱高炽
稳定局势、大行仁政朱棣死后,摆在朱高炽面前的第一大难题便是如何避免杀伐,稳定政权。朱棣在世时,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就一直想要取代太子的位置。此时明军刚刚北征归来,朱高煦、朱高燧二人手中把握着几万大军。一旦处理不当,则很有可能导致武装政变的局面出现。
好在朝野上下的大臣大多心向太子,内阁大臣杨荣与英国公张辅决定秘不发丧,将朱棣遗体隐匿在车驾之中运回北京。朱高炽则在京师运筹帷幄,加强了京师周边的守备力量,最终瞒过朱高煦与朱高燧,顺利继位为帝。《明史·本纪·仁宗》中曾经记载:
"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于榆木川。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丧开平。丁未,出夏原吉等于狱。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
英国公张辅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太子在朝堂之上的声望颇高。如果太子人品较差且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大臣们也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辅佐其上位。一旦隐匿皇帝驾崩的消息被朱高煦所知,朱高煦一定会将杨荣和张辅当作太子党,很有可能将二人杀害。如果人心皆在朱高煦一方,则大可直接拥兵攻入京师夺取帝位。
明仁宗使政权平稳过度此举对明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朱元璋以来,明朝一直没有停止过攻城杀伐,严重拖垮了国家财政。而且朱棣驾崩前刚刚发动了第五次北征,更是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内乱,则国家的经济将会彻底崩盘。即便在变乱结束后社会重新得到稳定,也会使明朝经济倒退十几年而不得恢复。
紫禁城天坛
并且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朱高煦与朱高燧手中握有重兵。太子朱高炽虽然手中将士较少,但却深得人心。一旦二人拥兵回攻京师,太子除了遁入南京外别无选择。如此,很容易形成南北割据对峙的局面。不管政变规模大小,都会对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后果。
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将不肯屈就的建文朝大臣尽数流放。朱高炽登基后不久,便下诏赦免那些遭到流放的大臣及其家眷,并且允许他们回到家乡,但并不委任职务。同时,明仁宗还为方孝孺事件平反,立刻收获了朝野上下和民间的一致好评。当然,明仁宗此举也是帝王之术的一种,以此为新朝笼络人心。但需要承认的是,这些被流放的官员确实不必再忍受天寒地冻之苦,故而明仁宗此举可以称得上是仁政。
明成祖朱棣
改组内阁,提升行政效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于是废除沿袭了多代的丞相制,由自己独揽大权直接掌控六部。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将皇权强化到极致,但代价就是皇帝的负担会过于沉重。朱元璋也慢慢发现必须组建一个帮助自己分担政务的机构,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一职组成幕僚集团,这便是内阁的前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殿阁大学士们都无权插手政事,只能在皇帝提问时才可以提出相关解决意见,裁决之权仍然在朱元璋手中。
明太祖朱元璋
朱棣继位后开始逐步扩大这一幕僚团的规模,从翰林院中选拔出才能出众者晋升为殿阁大学士,并拥有了对政务的决策权。这一时期的幕僚团已经基本转化成了内阁,但地位较低。
明仁宗继位称帝时已经46岁,从他被立为燕世子开始已经过去了29年,距离他被立为皇太子已经过去了2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明仁宗身边早已经形成了完整且成熟的党羽体系。无论明仁宗是有心还是无心结党,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都对结党营私十分敏感,更何况是太子结党,这便使朱棣有些不安。为了削除太子党的威胁,朱棣有时会将太子一派的官员下放到地方,或者直接罢官。在明仁宗登基之后,为了笼络人心,于是对这些太子党成员全部委以重任。其中最得明仁宗重视的便是"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明史·本纪·仁宗》中曾有相关记载:
"复设三公、三孤官,以公、侯、伯、尚书兼之。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如故,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杨溥为翰林学士。"
内阁首辅杨士奇
这些太子一派中的核心人物在明仁宗一朝时大多都进入内阁任职,明仁宗也时常与众人一起商议朝政。此后,内阁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地位也在日益提升,最终凌驾于六部之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内阁在明仁宗一朝的地位开始逐渐提升,但仍然无法直接绕过皇帝直接批示奏折。内阁只能够对政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具体是否批准还要看皇帝是否同意。总的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毕竟在朱元璋时期,如果皇帝不咨询幕僚团成员的话,这些阁臣连发表意见的机会也没有。随着内阁地位的提升,明帝国的行政效率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弊政出现的几率也大大降低了。
内阁办公地:文渊阁
协调外交关系,为国内发展创造环境朱棣执政初期,与蒙古诸部之间一直维持着友好往来的关系,并在帝国北方边境地区开设市场,以供蒙古人方便购入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资。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劫掠中原封建王朝的事件数不胜数。原因在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游牧民族很难获取到生活必需品。同时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支柱型产业,这就注定其经济波动浮动较大。而中原王朝以农业为支柱型产业,生产出来的谷物不但生产周期短,而且易于保存。加上大多数中原王朝地域宽广,生产出来的粮食在满足国民需要后仍有大量余存。
明朝疆域图
可一旦畜牧业遭遇天灾或其他灾祸时,游牧民族只能冒险劫掠农耕民族来获得生活必需品。农耕民族想要反击则必须长驱直入大漠草原,对国力的损耗过于巨大。所以开通边境市场,不但能够有效解决游牧民族劫掠中原的问题,还有助于维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在朱棣执政后期时,不断发动北伐战争。虽然每次北伐都能够对蒙古诸部造成比较沉重的打击,但都无法彻底将其歼灭。幸存下来的蒙古人则会替死去的同胞继续向中原王朝复仇,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双方互相攻伐永无休止。
对于蒙古人来说,进攻明朝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因其有宽广的战略纵深,在完成劫掠后即可遁入草原深处。而明朝想要围剿蒙古人则十分困难,不但要在草原上漫无目的的行军,还要构建起庞大的后勤系统。
明仁宗继位后立刻转变外交政策,放弃对蒙古诸部的进攻,转向全面防守。《明仁宗实录》中曾经记载:
"遣使赍敕谕兀良哈官民,曰:皇考太宗皇帝宾天,朕己钦承奉天命继承大位,主宰天下。凡四方万国之人,罪无大小悉己赦宥,若兀良哈官民敬顺天道,许令改过自新,仍前朝贡,听往来生理。"
兀良哈部势力范围图
明仁宗这道旨意不仅仅是下发给兀良哈部的,同时也传递给阿鲁台部、瓦剌部一个信号,即只要蒙古诸部恢复朝贡关系,明廷将立刻结束战争状态恢复和平。果不其然,兀良哈部在接到旨意后立刻恢复了与明帝国的关系。其余两部也很快恢复了朝贡,明帝国与蒙古诸部的关系开始逐渐转好。
明仁宗在位期间虽然没有根除来自北方的威胁,但已经将这份威胁降到了最低。虽然在外交方面明仁宗没有明成祖强硬,但这也是无奈之举。洪武、永乐两朝过后,明帝国的财政状况已经不再乐观。总的来说,明廷再想出兵草原也是有心无力,最好的办法便是重新开设边境市场,恢复原来的和平状态。如此,明帝国也可以全力发展经济,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
明仁宗朱高炽之墓:献陵
结语明仁宗虽然在位仅八个月,但他对帝国的贡献却远超许多封建君王。在这八个月内,明仁宗日以继夜批阅奏折,思虑国家大事,处心积虑调整与蒙古诸部的关系,给明帝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的基础。通过提升内阁的地位,使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明朝的行政系统也得到了完善。通过为靖难之役中被流放的官员平反,缓解了新朝与前朝之间的矛盾,使朝野上下团结一心。
明太祖、明成祖在位时曾经大兴刑狱,导致朝野内外人心惶惶。而明仁宗登基后大行仁政,使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同时明仁宗还对司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其继位后不久,就下诏将全国以往的刑事案件进行复核,是否存在冤案错判的情况。同时还下诏要加强对死刑的审核,绝不能出现滥杀的情况。总的来说,明仁宗一直在以典型的儒家思想治理国家,意图将明帝国治理成一个大同社会。对于"仁宗"这个庙号,朱高炽确实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明史·本纪·仁宗》
2.《明仁宗实录》
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