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这些尖顶建筑,美的像童话世界,充满俄国风情

新疆大彬 2020-03-25 22:33:01

(图摄:行野)

(图摄:行野)

(图摄:行野)

这里曾一度是新疆的军事、行政中心;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里大片疆域被割让;这里是中亚文明的交汇口;这里是多民族交汇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并有着新疆最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里是中国西北角的一座边境之城……没错,很多新疆本地人都知道,这就是新疆的伊犁,今天我们来到这座边境之城,一起感受一下遗留的“俄国风情”。

一、看老建筑 “惠远 俄国领事馆”

说到俄国,离不开聊伊犁惠远。伊犁惠远城是乾隆皇帝御赐“惠及远方”得名,清政府时期伊犁首府惠远及其它伊犁9城被割让俄国,后派曾纪泽赴俄谈判,将其收回。收回后的惠远因距离边境太近,清政府将新疆原军事、行政中心“惠远”东迁到了近1000公里外的“迪化”(乌鲁木齐),这座曾今的“新疆首府”变成了一座边境之城。许多俄国风情的建筑和文化,也是随那个时候保留在这片土地上。

在惠远古城的伊犁将军府旁,就有一栋俄国风格的建筑,两层的白色小楼,浓浓的欧洲风情。当地人说,这是俄国领事馆的所在。沙俄首任领事扎哈罗夫就曾经驻于此处。在俄国人入侵之前,惠远城西门外建有很多俄式住房,俄商贸易圈也设立在此,当年至少有13队俄国商队来伊犁进行贸易,他们用喀拉洋布和中国人进行交易。俄国人毁灭惠远城后,他们将领事馆迁到原为伊犁九城之一的宁远城,并在那里建立自己的统治中心,这便是如今的伊宁市。

二、老建筑“伊犁宾馆”

很多老伊宁人都记得,这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所拥有的俄罗斯风情:不大的城市里,俄式建筑随处可见,斯拉夫人充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驶过街头的马车也是俄式的,甚至就连俄语也是伊宁的通用语言之一。而当年的俄国领事馆就是今天的伊犁宾馆所在,我们来看一下。

茫茫一片碧绿,这是伊犁宾馆给我的第一印象。往里走,侧边的小路不知不觉中就把我引入了树林深处。红墙、蓝瓦,一栋栋俄式建筑隐没在绿色中,仅仅露出一角。百余年树龄的欧洲白榆、孤独的水塔,作为伊宁历史见证者的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儿,在沉默中,无声地诉说过往。

三、伊宁市 六星街

(图摄:行野)

(图摄:行野)

伊宁市区有个放射状似“蜘蛛网图案”的街道,叫六星街,它被伊宁市定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它街道两边有很多俄式尖顶建筑、阁楼,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时而映衬着蓝天白云的背景,或紫色晚霞满天,非常有异国风情。漫步在六星街看两边,不仅可以感受到俄式建筑,还有一些俄式传统文化小店可以逛逛,喜欢美食的可以去“俄式手工面包(列巴)店”,不仅可以饱饱口福,还可以直接看到加工的过程;喜欢音乐的可以去“手风琴博物馆”转转,感受一下俄式歌舞器乐文化。

四、伊犁与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族人给这里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和技术工艺,还引进了食品加工、靴鞋制造、衣裙缝纫、钟表、缝纫机、手摇唱机、自行车等修理技术。夏季最受欢迎的两样冷饮——手工冰淇淋和格瓦斯,都是俄罗斯移民带来的。六根棍马车是由苏联传入新疆的主要交通工具。

很早以前,俄罗斯族人就在伊犁河畔建起碾小麦的水磨,烘烤出俄罗斯列巴拿出去卖,伊犁日报社附近的俄罗斯列巴店,在伊犁无人不知。他们坚持用祖传的手艺加工制作传统的面点,从不用机器做面包,而且也不用发酵粉,坚持用啤酒花发酵,保持了传统风味。

当年俄罗斯移民,引领了伊犁的建筑审美,所以,直到今日,无论哪个民族的房屋,都多少带有一点俄罗斯民居的风格。伊犁人的文化、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受到了各种影响,民众普遍喜欢文学、歌曲、油画和电影,女人喜欢穿连衣裙和呢料大衣,餐桌上少不了面包、果酱、冰淇淋和格瓦斯,庭院里的鲜花和街边的橡树。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结合的奇特的文化共生现象,也深深影响了伊犁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豁达朴实勤恳,又有内心世界的优雅浪漫情怀。

俄罗斯族人热爱手风琴,在伊宁,其它民族也吸纳了俄式风格,举办婚礼时拉着手风琴载歌载舞,琴声在伊犁河畔飘扬了近百年。

帕斯喀节(复活节)是俄罗斯族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日期是不固定的。每年的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在节日当天,全家吃面包预示着一整年都会幸福美满。相互碰彩蛋寓意是彩色的蛋有壳,磕破鸡蛋意味着耶稣破壳而出,帮助耶稣复活。

小结俄罗斯族文化在伊犁源远流长,在继承和保持俄罗斯族文化传统和特色的同时,又与伊犁一体多元、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民俗文化交相互融,这就是很有特色的新疆伊犁“俄罗斯风情”,有机会可以来感受一下。

0 阅读:5

新疆大彬

简介:世界那么大,跟我来新疆看看。新疆大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