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爱吃粉蒸肉,对厨师打趣道:你舍不得多放点肥肉

暖夏清风 2024-10-26 20:51:04

毛主席一辈子都喜欢吃粉蒸肉,他还跟厨师开玩笑说:你咋舍不得多搁点儿肥肉呢。

一提到毛主席的老家湖南韶山,大家就会想到那儿独特的辣味菜。可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还有一道很普通但毛主席特别喜欢吃的美食,那就是粉蒸肉。

1893年12月26号那天,毛泽东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出生了。毛泽东小时候啊,粉蒸肉对他来说可是一道特别的好菜呢。每次过年过节的时候,他妈妈文七妹都会很用心地做这道菜,那香味飘得满屋子都是,馋得人直流口水。

那时候粉蒸肉的做法可太有特色了。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块,拿盐、酱油、料酒啥的腌一腌,让肉入味。接着呢,把糯米粉、玉米面还有红薯粉混到一块儿,再加上葱姜蒜末、辣椒面这些调料,搅匀喽。把腌好的肉在这粉里裹一圈,搁蒸笼里,大火蒸一个来小时就成了。

粉蒸肉一出锅,那是肥肉不腻人,瘦肉不发柴,粉的香味和肉的香味搅和在一块,让人吃了还想吃。这菜不光好吃,还有个“粉粉正正”的好寓意呢,代表着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小时候的毛泽东每次吃这道菜,都夸个不停,这美味在他记忆里扎了根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经的农家娃成了新中国的创建者。1949年10月1日那天,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打这以后,他的生活重点就挪到北京中南海了。

可是呢,国事那么忙,也没让毛主席把对家乡美食的想念给忘掉。有一回,他冷不丁地跟身边工作人员讲:“我想尝尝家乡的粉蒸肉喽。”就这么个听起来挺简单的要求,倒把中南海的厨师们给难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年轻厨师叫韩阿福站了出来。韩阿福是浙江绍兴那边的人,他对南方菜系可懂得不少呢。他就想着一定要给毛主席再做一次这道家乡的美味。

韩阿福就开始各种尝试。他先找湖南老乡打听粉蒸肉咋做,接着按照中南海有的食材和调料调整一下。他试了一回又一回,改进了一次又一次,过了一个月,嘿,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粉蒸肉就做出来了。

毛主席吃到这道菜的时候,眼睛突然一亮。他把筷子一放,笑着讲:“这个味儿啊,可太让我想家喽!”韩阿福听到这话,一直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打那之后,粉蒸肉就常常出现在中南海的餐桌上了。毛主席每回吃的时候,就会想起家乡的味儿,脸上总是不由自主地泛起微笑。

有意思的是,时间一长,韩阿福做这道菜就越来越熟练了。他开始在原来的做法上搞创新,像调整了肥瘦肉的比例,还加了些特别的香料。就这么点小改变,粉蒸肉的口感就变得更丰富了,也更对毛主席的口味了。

有一回,毛主席吃完饭,特意走进厨房,对着正忙活着的韩阿福讲:“小韩呀,你做的粉蒸肉挺好吃的,可就是有点抠门儿,舍不得多搁点肥肉呢。”韩阿福一听,又惊讶又高兴,赶忙回答:“主席,我记下了,下回肯定多放些。”

毛主席这句话听起来像开玩笑,实际上啊,这体现出毛主席特别热爱美食,也很关心厨师呢。毛主席不光自己享受美食,还能体会厨师的辛苦。他这么平易近人,韩阿福就更加精心地给毛主席做每一道菜了。

就这么着,一道平平常常的湖南农家菜,让韩阿福那么一拾掇,就上了中南海的餐桌,还成了毛主席特爱吃的菜之一呢。这菜啊,既慰藉了毛主席的思乡之苦,又成了领袖和人民之间一种特殊的联系。

粉蒸肉这道菜背后的故事,可不只体现出一位伟人爱吃这美食,更能看出他对家乡和人民有着浓浓的感情呢。这道菜看着普普通通,却从湖南的农家一路到了中南海,还成了一段独特饮食文化史的见证。

在中国烹饪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厨师,他叫韩阿福,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可他给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做了二十多年的饭呢。他从江南小厨变成国宴大厨,那可真是个传奇人物啊。

韩阿福1914年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普通人家。当时的绍兴啊,早就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了,还是个美食聚集的地方呢。小韩阿福天天看着这些,就对烹饪特别感兴趣了。

15岁的时候,韩阿福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能有口饭吃,就跑到当地的一个小饭馆去当学徒。刚进厨房那阵儿,韩阿福干啥都不利索,老是被老板骂。可他一点也不灰心,反倒更下劲儿钻研做菜的手艺了。每天天还没亮呢,他就爬起来生火、准备菜;到了大半夜,别人都睡了,他还在那儿琢磨新菜的做法呢。

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啊。过了三年,韩阿福就有本事独自掌勺,弄出一桌子好菜了。他切菜的刀工那叫一个厉害,对火候的拿捏也特别准,做出来的菜是色香味一样不缺。饭馆的老主顾们都夸:“这小伙子的厨艺,比他师傅都厉害!”

可是,好景没持续多久。抗日战争一爆发,韩阿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他在各个地方到处跑,靠打零工来糊口。日子虽说过得苦巴巴的,但他对烹饪的那份热爱,可从来没丢过。不管在啥地方干活儿,只要逮着机会,他就去琢磨当地的特色菜。

新中国成立之后,韩阿福可算是盼来了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1952年的时候,有人把他推荐到杭州特别有名的“楼外楼”饭店去上班。“楼外楼”那可是一家开了上百年的老店,淮扬菜做得那叫一个棒,其中“西湖醋鱼”更是名声在外。

韩阿福刚到“楼外楼”的时候,这个老字号正处于经营的难关当中。不过韩阿福有一手超棒的厨艺,还特别有创新意识,没多长时间就把“楼外楼”整得又有生机了。他把“西湖醋鱼”的做法改了改,改完之后这道菜变得更加好吃了。

1953年的时候,韩阿福的命运迎来了一个转机。毛主席到杭州来,在“楼外楼”吃饭呢。韩阿福用心做的“西湖醋鱼”让毛主席特别满意,毛主席还亲自问这道菜是谁做的。

就这么着,韩阿福被举荐到北京,当上了毛主席的专厨。可是呢,刚到北京的时候,韩阿福特别不适应。北京的气候呀、水质呀、食材啥的,跟江南比起来,那差别可大了去了。韩阿福有一阵儿都想撂挑子,回杭州去了。

就这样,韩阿福又回到北京了。这一回啊,他铁了心要战胜所有困难。他使劲儿去适应北京的环境,钻研北方的食材,还开始学起湖南菜来呢,就为了能让毛主席吃到家乡口味的菜,解解思乡之愁。

韩阿福没费多少功夫就得到回报了。他给毛主席做菜的时候,每一道菜都想做到最好。不管是家常菜,还是招待外宾的大餐,韩阿福都用尽了心思。

有一回啊,毛主席想尝尝红烧肉,可韩阿福压根就没做过这菜。毛主席就讲:“你是浙江人呢,那就照你们浙江人的吃法做就成。”韩阿福脑子一转,用蒸的法子做了个粉蒸肉。嘿,没成想这菜就成了毛主席最爱的菜啦。

从此,韩阿福在烹饪上更加大胆创新。他将南北菜系的精华融会贯通,创造出许多新的菜式。比如,他改良了毛主席喜欢的湖南腊肉,使其更加鲜嫩可口;他还根据毛主席的口味,创新了一道"红烧鲫鱼",成为了中南海的招牌菜。

日子一天天过去,韩阿福先是当上了毛主席的专门厨师,后来还多次参与国宴的筹备呢。他给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这些领导人做菜,外国元首来访的时候,也是他负责准备饭菜。韩阿福的厨艺,那可是新中国外交的一张关键名片啊。

韩阿福在中南海工作了二十多年呢。他一直特别热爱烹饪,还特有创新精神。他就这么一直学习,不停地进步,从一个江南小厨摇身一变成了国宴大厨。他呀,见证了新中国一步步的发展,在中国烹饪这事儿上,那可是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呢。

韩阿福的事儿啊,可不单是一个厨师的成长历程,那简直就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小写照呢。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再加上从不松劲儿的努力,就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写出了不普通的人生篇章,给咱们留下了特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领导人的饮食习惯常常能反映出他们的为政理念还有个人品格。毛主席的饮食哲学可不简单,这里头不光有着他对民间美食的喜爱,还藏着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为民情怀呢。

毛主席生在湖南的农家,打小就有朴素的饮食习惯。就算成了国家领导人,他还是喜欢家常菜。中南海的餐桌上,常常能见到湘菜、川菜这类地方特色菜。这可不单是口味的事儿,也是毛主席和人民紧密联系的一种体现。

有一次,外国记者问毛主席最喜欢吃什么菜。毛主席笑着说:"我最爱吃的是湖南的腊肉和辣椒。"这个看似简单的回答,其实蕴含着深意。腊肉和辣椒,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常见食材,毛主席以此表达了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决心。

毛主席的饮食理念里,最显眼的就是“节俭”。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啥都得重新建设,物资特别缺。毛主席自己先做出榜样,在吃的方面对自己要求可严了。他老是讲:“咱就算吃得再好,也得想到还有好多人饿着肚子呢。”

有一回,厨师韩阿福给毛主席做了满满一桌子好菜。毛主席瞧了瞧,指着一道鱼菜讲:“这鱼太大啦,咱们可吃不了这么多,往后弄小点儿的鱼就成。”打这以后,中南海的饭桌上就见不着太大个儿的鱼了。

毛主席自己很节俭,还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得节约呢。他跟工作人员讲过:“咱们吃饭吃到七分饱就成,剩下那三分就留给国家和人民吧。”这话就成了中南海工作人员的座右铭了。

不过呢,毛主席很节俭,但这可不代表他不懂享受美食。恰恰相反,他对美食的喜爱就表现在对食材的精挑细选,还有对烹饪手艺的要求上。毛主席老说:“吃饭可是门学问,得讲究营养均衡,也得留意色香味都全乎喽。”

毛主席的这种饮食理念,在他对待国宴的态度上也有所体现。招待外宾的时候,毛主席执意要以中国特色菜品为主,来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深博大。不过呢,他也让厨师们依照外宾的口味做些适当调整,这就体现出中国的待客之礼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那会,毛主席专门安排了一场充满中国特色的国宴。这菜单啊,有毛主席喜欢吃的湘菜,也有合西方人胃口的粤菜。这场被叫做“世纪之宴”的晚宴,不但展现了咱中国的烹饪手艺,还体现出毛主席的外交智慧呢。

毛主席的饮食理念里,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看重民间美食。他老是讲:“民以食为天,要知晓民情,就得先晓得民间的饮食。”所以啊,每次出去视察的时候,他都会尝尝当地的特色菜,还和当地老百姓唠唠呢。

毛主席有一回在湖南视察,吃到了农家小炒肉这道菜。他吃了直夸好,还叫随行人员把做法记下来。回北京后,他让厨师照着记下的方法做了一回,又对比了下味道。毛主席这么重视民间美食,这也体现出他执政时一直和老百姓紧密相连的理念。

毛主席的饮食理念,不但影响了中南海的饮食情况,还影响了全中国的饮食文化呢。他倡导的“节俭”“营养”“美味”这三个原则,成了不少中国家庭吃饭时遵循的准则。而且呀,他对民间美食那么重视,这也促使中国各地特色菜系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不管是粉蒸肉也好,红烧肉也罢,不论是家常小炒,还是国宴大餐,毛主席的饮食理念里始终有个核心,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他用自己的饮食喜好,展现出一位革命领袖的为民情怀,这也给后人留下了特别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南海的厨房里啊,不光做着好吃的饭菜,还藏着好多没多少人知道的趣事呢。这些事儿里,有毛主席到厨房的暖心画面,还有厨师们乐呵打趣的场景,另外,那句有名的“舍不得多放点肥肉”,这里面可透着幽默和智慧呢。

1958年冬天的一天,毛主席冷不丁就走进了中南海的厨房。厨师们正忙着弄晚餐呢,一瞅毛主席来了,都惊得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毛主席笑着讲:“别停呀,你们接着干,我就来瞅瞅。”

厨师长韩阿福马上就迎了上去,跟毛主席介绍正在筹备的菜品呢。毛主席看得挺有兴致的,冷不丁指着一盘还没下锅的鱼就问:“这是啥鱼啊?”

韩阿福说道:“主席啊,这是鲫鱼呢,咱们打算做红烧鲫鱼。”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道:“我小时候在湖南的时候,经常能吃到一种做法的(食物),先拿油煎一下,接着再炖,可香了。”

韩阿福听完后,马上就说可以试试这个法子。就这么着,在毛主席的指点下,一道新的“毛式红烧鲫鱼”就诞生了。这道菜之后成了中南海招牌菜里的一道,每次有重要客人来,韩阿福都会用心地准备这道菜。

还有个好玩的事儿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中国经济上有困难,毛主席就说中南海的伙食也得大力节约。有一回,韩阿福给毛主席做粉蒸肉,因为要节约,他还专门少放了些肥肉呢。

毛主席吃完了饭,就自己走进厨房,看到正在收拾东西的韩阿福,就对他说:“小韩呐,你做的粉蒸肉挺好吃的,可就是有点抠门儿,不舍得多放些肥肉呢。”

韩阿福听完后,又惊又喜。他没料到毛主席会这么细心,连肥肉比例都留意到了。韩阿福赶忙解释说这是在响应节约的号召呢。毛主席听了,笑着拍拍韩阿福的肩膀讲:“节约是好的,可也得注意营养均衡呀。肥肉适当放一点,对身体也有好处的。”

毛主席说的这话听起来像玩笑,实际上能看出毛主席很看重饮食营养,也体现出他那种平易近人的领导范儿。打那之后,“舍不得多放点肥肉”就成了中南海厨房流行的一句话,厨师们经常拿这话互相逗乐。

厨房里那欢乐的气氛,把其他工作人员也给感染了。有一回,周恩来总理到厨房视察,瞧见厨师们一边工作一边有说有笑的,就问:“你们聊啥呢,这么高兴?”

有个年轻厨师没管住嘴,一下子就说:“我们正商量着给毛主席做粉蒸肉的时候多搁点肥肉呢。”这话一冒出来,他立马就发觉自己说错话了,脸刷地就红了。

中南海里很快就传开了这个小插曲,成了个挺温馨的笑话。这既体现出领导人的幽默感,又能反映出中南海工作氛围轻松又和谐。

厨房里头除了那些有趣的故事,还有不少让人感动的小细节呢。就说韩阿福吧,他晓得毛主席爱吃辣,可又怕太辣了对胃不好,于是就想了个挺妙的法子:做菜的时候把辣椒籽都给挑出来,这么一来,辣味还在,又不会太刺激胃。

还有一回,毛主席感冒了,没什么食欲。韩阿福专门做了几道清淡又好消化的菜。有一道叫“三色蛋”的菜,是用鸡蛋、番茄和青椒做的。这道菜颜色好看,营养也足,没一会儿就把毛主席的胃口给吊起来了。

打那之后呢,只要有人感冒了或者没什么胃口,韩阿福就会做这个“三色蛋”。时间一长啊,这道菜在中南海就有了个新名字,叫“开胃蛋”。

中南海的厨房可不只是做菜的地儿,那是个满是温情与智慧的小角落。在这儿呢,厨师们做菜的时候都特别用心。领导人对每一个工作人员态度都平等又友善。那句“舍不得多放点肥肉”的玩笑话,就像一座桥一样,把领导人和普通工作人员连起来了,这也让新中国领导人的亲和力和人情味都展现出来了。

厨房里的这些趣闻轶事,看上去好像很琐碎,可实际上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模样。这些事儿不但记录着历史,还让我们看到了领导人不为人知的那一面,能让我们更全方位地认识那段热血沸腾的日子。

粉蒸肉,这道看着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在中国的历史里有着独特的痕迹。从湖南的农家小院,一直到中南海的国宴桌上,它既见证了中国领导人饮食文化的改变,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

粉蒸肉的起源得追溯到明清时候的湖南农村。那时候的农家,只有过年过节才可能吃到肉。肉来之不易啊,聪明的湘菜师傅就琢磨出一个法子,用糯米粉把肉裹起来蒸煮。这样一来,肉的分量看着多了,还能吸收米粉的香味,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呢。

民国那时候啊,粉蒸肉就从湖南往外走啦,好多地方请客吃饭都爱做这道菜呢。1921年的时候,年轻的毛泽东在长沙参加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大会,就吃过这道菜。听人说啊,当时毛泽东觉得这道菜又能填饱肚子,又特别好吃,那是一个劲儿地夸啊。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啥都得重新开始搞,物资少得可怜。粉蒸肉这道菜,能让人吃得饱还吃得美,好多家庭都把它当成首选菜。1953年的时候,韩阿福头一回给毛主席做粉蒸肉,毛主席吃得特别香,还讲:“这菜不错,粮能省,肉也能省,油的问题也解决了。”

这话一下子就传开了,全国到处都兴起学做粉蒸肉的热乎劲儿。各地也依据本地特色,搞出了不一样版本的粉蒸肉。像四川的麸皮粉蒸肉、重庆的荞麦粉蒸肉、贵州的糯米粉蒸肉啥的,让中国的饮食文化变得更丰富了。

1958年大跃进运动拉开帷幕。当时喊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全国都兴起大炼钢铁的热潮。可就算在这种时候,毛主席还是对粉蒸肉喜爱有加。有一回,他跟身边工作人员讲:“咱们大跃进归大跃进,但也得顾着老百姓的腰包和肚子。粉蒸肉这种菜呀,又便宜又实在,特别适合当下的情形。”

60年代初的时候,国家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在这特殊阶段,粉蒸肉又起到了大作用。有限的肉用粉蒸肉的做法能吃出更多量,而且各种粗粮也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它就成了很多家庭熬过难关的一道重要菜。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在那场举世瞩目的“世纪之宴”上,粉蒸肉也露了脸。当时国宴的主厨把粉蒸肉改成了“米粉肉”,是用特好的五花肉加上优质糯米粉做出来的。听说尼克松对这道菜夸个不停,还打听是咋做的呢。

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生活水平上去了,粉蒸肉也有了新花样。1984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的时候,在湖南吃到了一道改进过的粉蒸肉。这道菜的制作工艺更讲究了,肉吃起来更嫩,米粉也更细滑。邓小平尝了以后夸道:“这粉蒸肉挺有特色的,传统风味没丢,还有新改进,真不错!”

到了21世纪,粉蒸肉都登上国际舞台了呢。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候,粉蒸肉可是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它出现在运动员餐厅的菜单上。好多外国运动员吃了这道菜,都说又能补充能量,又特别好吃,一个劲儿地夸呢。

到现在,粉蒸肉还是常常出现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呢。不过呢,它在做法和食材的挑选上都有了新的改变。就说吧,有些厨师开始拿五谷杂粮粉来换掉传统的糯米粉,这么做营养更丰富了;还有些厨师试着用鸡肉或者牛肉替换猪肉,好满足不一样的饮食喜好。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都追求便捷,粉蒸肉也跟上了这股潮流。有些食品公司推出了粉蒸肉半成品,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吃。不过呢,一到节假日,好多家庭还是乐意自己做粉蒸肉,把做这道菜当成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从毛泽东那个时候到现在的新时代,粉蒸肉可算是见证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粉蒸肉可不单单是一道好吃的菜,它还象征着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呢,是中华饮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道菜的发展变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0 阅读:0
暖夏清风

暖夏清风

一个人伟大之处,就是能看清自己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