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0年前发生了一件怪事,地球气温骤降,人类几乎灭绝

未知好奇号 2024-07-12 10:31:0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大约12800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突然的气温骤降,仿佛瞬间进入了一个新的冰河时代。这个时期被称为新仙女木冷期(Younger Dryas),它不仅对当时的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还对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神秘的寒冷现象?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个谜团。

新仙女木冷期的发现与特征

新仙女木冷期是一个持续了约1300年的寒冷时期。科学家们通过多种方法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存在,包括冰芯、湖泊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的分析。格陵兰冰芯项目(GRIP)和格陵兰冰片项目(GISP2)提供了详细的冰芯记录,显示了这一时期的气温骤降。

地球当时的气温在短时间内骤降,仿佛瞬间被拉回了冰河时代的寒冷。冰芯数据表明,气温在短短几十年内下降了约10摄氏度。这一时期还与古代人类文化的终结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例如,北美著名的克洛维斯文化(Clovis Culture)在这一时期突然衰落,许多大型动物也在这段时间灭绝。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彗星爆炸导致新仙女木冷期的假说。2007年,由Richard Firestone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颗彗星或小行星在北美上空爆炸,引发了新仙女木冷期的假设。

研究团队在北美东部的多个地点采集了样本,发现了包含金属铱、铂、磁性微型球体、熔融玻璃和微型钻石的物质层。这些物质层的存在支持了彗星在大气层中爆炸的假设。2013年,James Kennett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在新墨西哥州发现了纳米钻石,这种物质通常与高能撞击事件相关。

科学家将这一假设与“庞士-布鲁克斯”彗星(Comet Encke)联系起来。与通古斯大爆炸中直径约40米的陨石相比,庞士-布鲁克斯彗星的直径达到了惊人的100公里。这样的撞击力量远超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约10公里),足以引发全球气候的剧变。

彗星爆炸不仅导致了气温骤降,还可能加速了古代人类文化的终结。考古学家发现,在新仙女木冷期开始后,北美克洛维斯文化制作的矛尖数量大幅减少了52%。这一现象表明,彗星事件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此外,化石证据显示,大型动物的灭绝速度在这一时期显著加快。彗星事件引发的剧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了这些物种的灭绝。科学家们在北美发现了大量灭绝动物的化石,包括猛犸象、剑齿虎和巨地懒。

地球气候的长期变化也开始显现,新仙女木冷期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生态系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许多生物种群面临灭绝的威胁。研究表明,气温骤降导致了植物群落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整个食物链。

尽管彗星爆炸假说得到了许多支持,但科学界对于新仙女木冷期的原因仍存在争议。一些科学家提出,气温下降可能是由于大气中的喷射气流发生变化,而非彗星撞击。2012年,Pinter等人在《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质疑彗星撞击说的证据,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不同科学家对这一时期地球气温下降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争论仍在继续。一些研究指出,北大西洋的洋流变化可能是导致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格陵兰冰芯、沉积物和化石的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大西洋经向翻转流与当前气候的关联

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是一条重要的洋流系统,它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新仙女木冷期期间,AMOC曾完全中断,这可能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剧变。

当前,科学家们密切关注AMOC的状态,因为它对全球气候的潜在影响巨大。如果AMOC再次中断,可能引发类似的新仙女木冷期的气候变化。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AMOC的流速已经减弱了15%左右,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12800年前的彗星事件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还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研究这一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并为人类的命运做好准备。

1 阅读:272
评论列表
  • 2024-07-14 18:50

    地球已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理论推测地磁反转,地球生物大灭绝)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电磁粒子。危险在于,太阳发射更多负光子将导致其正的静电持续增长(十分缓慢但不可逆转),地球接受负光子带负电(静电自旋产生地磁场),太阳地球间电和磁都是引力,到了一定阶段,地球太阳距离处于低谷,地球高温,太阳内部静电斥力破坏它的结构稳定,耀斑增多。在某些扰动条件下,太阳耀斑大爆发(正电物质)射向地球,热不可当,伴随陨石,生物大灭绝。然后地球由带负电逐渐转向正电,地磁逐步反转,地球因电磁力反向远离太阳(靠近月亮),漫长冰河期,新的造山运动。。。不断周期循环。第六次灭绝与冰河期已经不远了,观测太阳的变化很重要………如果爆发时间不长,就有可能设法躲过灭绝灾难(学习逃过生物灭绝的动物)。迷信骗子悖论斯坦将导致人类无法逃脱第六次地球生物大灭绝,这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具体实际现象必然是复杂的。………有趣的是,地磁场有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显然由太阳光子照射决定。详见论文“新沂台和马陵山台地电场日变化及潮汐响应初步分析”

  • 2024-08-19 13:24

    免信息流广告,浏览更清爽 UC20周年发福利!把会员黄金汽车抱回家 去看看 全部评论2  大海 1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应把古代的“天”连起来想。甲骨文中,“天”就在人的头上,天破了女娲补,而这个“天”就是月亮,月亮来到地球是被月核砸下来的。金属的月核受地球吸引砸向月壳,月壳爆飞,瞬间产生的高温熔化了月核的一部分成为了液体并填补了缺口成为今天的月海。反作用力使月核反弹砸向月背,如此反复形成众多月海,也就是古人看到的“十日并出”。此时,月球也在以一进一退的方式向地球靠拢。而砸碎的月壳物质飞向天空并像汽车尾尘一样跟在月球后面,其中大块的月崖基本落到了月背形成众多小坑,粉尘则跟在月球后面围绕地球转,此时地球的天空已被月尘复盖,人们见不到太阳。此时的月球在围绕地球旋转的同时,还在以一进一退的方式靠近地球,最终砸出了奥大利亚北面的椭圆形深海区,但月尘并没有随之降落,而是留在了空中,使地球长期见不到太阳,形成了地球低温。后来,这些粉尘还是逐步落到了地球,形成了地球南北纬30度范围内的沙漠和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