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风花雪月”之下关风

玉见沈华文评 2024-02-23 17:37:10

来到大理,都会对“风花雪月”这四个代表性的标志印象深刻,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洱海公园景色

这其中的下关,又名“龙尾关”,也是地名,乃是白族语系中“耳国”的音译,和上关一样,古时就是指大理古城上下两边的关口。“风花雪月”就是指大理四个景点的特色。

原来的含义只是地标特点的介绍,但是由于这种文字演变的不同解读,也使得大理的这个文字标签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下,有了更多的理解。

风花雪月的啤酒

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句成语的出处是宋代邵雍在《伊川击壤集序》中写道:“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怀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在原来的释意中,“风花雪月”都用来比喻过去诗文中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这种解读与大理的风花雪月倒是如出一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绎,风花雪月的自然美景便成为人间难觅,世上难寻的镜中想象。于是,“风花雪月”这四个字也被后人用来比喻华而不实,过分堆砌辞藻,内容乏味空洞的文章和诗句。

风花雪月的花钱(网络照片)

在脍炙人口的歌词和那些描写情爱之事的荒淫生活时,也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一个带有贬义的创作话题。三十多年前在《东风汽车报》上发表自己的收藏感受,就将自己曾经收的一枚花钱做过介绍,这枚花钱就是过去的“密戏钱”,也被戏称为“春钱”,一面有风花雪月四字楷书,另一面则是不同姿态的“春宫画面”,据称这是古时显赫家族放在新婚子嗣的婚床上,可能它的作用就是新婚夫妇的生理卫生课件。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花钱是在过去的春楼妓院中,供客人戏耍的物件。总之,将“风花雪月”含义进行无边的扩充和夸张,并不是当代人的杰作。明清时期,这种多意的解读就已经存在了。

今天的这篇文字也是有感而发,昨日散步时遇到狂风,躲入店铺才喘上一口气,店主看出我不是本地人,告诉我,可能要到月底,这样的狂风才会收敛。

出于对这股邪风的好奇,就想写下一点文字,把自己感受的“风”做一个详细的解剖,让自己的旅程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积累。

下关听风(网络图片)

刚到大理的的时候,夜色已经沉暮,依稀中能看到岸边星空闪耀的客栈灯光,住下以后,才听到洱海浪涛的汹涌和呼啸凌厉的寒风,早晨起来,才发现房间内散落着无数的落叶,原来是夜间呼啸的狂风将马路对面那些树林的落叶吹起,通过我们对着湖边房门缝下面的间隙,送给我们的“见面惊喜”。

到达大理的第一站

这几天在大理的日子,一直住在下关,也真正的理解了为何在大理名片的“风花雪月”中,将下关的“风”排在首位了。

由于现在正是寒冬季节,北京的朋友圈里还在展示着雪景和低温,大理虽然阳光灿烂,但是由于苍山和哀牢山独特的地势环境,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季风便通过苍洱之间的峡谷来到下关,形成了冬春季西风,夏秋季西南风的超长、超强风季。据说下关的风平均风速可以达到每秒4.2米,最大风速等级10级的壮观场面。

前两天在洱海公园爬山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状,由于大理亚热带的气候和日照时长的原因,这里的花草几乎都是四季如春的盛开,树木和绿色的植被也是郁郁葱葱的一派生机,但是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会使得成长的周期缩短,树木的折损率增长,可能有人会觉得违背常规,但是自然界的循环在冥冥中也都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在洱海的岸边,经常可以看到的,就是那些被狂风吹倒的树木,虽然经过人为的修整,只留一棵残存的树桩,有的大如盆口,有的小如碗状。却用事实的结果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在一定的程度限制下,如果过于超脱现实,远离了这个环境,可能就会功亏一篑,重新再来。

下关的风(网络图片)

古人对此早有警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实也是告诉了我们一个自然规律和最浅显的道理,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在源源不断的的循环和发展,要想在丛林中长久的生存,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将自己的根须深深的扎入土壤,吸取更多的养分,懂得与环境和自然相处,在夏秋风小的季节,充分吸取阳光,让自己的枝干更加强壮,冬春狂风时节,舍弃多余的枯叶,减少风阻系数和过于张扬的外衣,检验强大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为这片树林中的最长寿者。

在这场自然界循环的过程中r,“风”也成为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一个工具,成为帮助洱海绿化植物的一道检验标准。

下关的风(网络图片)

曾经看过一些描写大理下关“风”的文字,对“风”的敬畏却犹在耳畔,有人把下关的风形容为恋爱中的女子,时而温柔似水,时而热情如火。

我倒觉着下关的风宛如一首抑扬顿挫的古琴曲,在婉转悠扬的旋律中,如丝如缕,如梦如幻,在忽快忽慢,阴阳顿挫之间,剧情已经多次反转,跌宕起伏过程中,让你领略到苍山洱海的万般情绪。

这样的“风”,是大自然的双手,也是大理独特环境的守护神。它印证着那句“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诗句。

下关的风,也是大理的风,带着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吹皱了平静的湖面,落在了巷陌转角。

下关的风,凛冽呼啸,袭入骨髓,如同灵魂的呐喊,生命的诉说。

下关的风,一年四季,终不停歇,既有着春的风情,也有着夏的凉爽,它带着秋的淳厚,还有着冬的凄美。

下关的风、四季轮转,洱海之浪,随风生花。

到大理旅行,一定会措不及防的遇到下关的风,这是“风花雪月”中不可或缺的一首乐曲,也是“玉洱银苍”的守护神。

让下关的风吹去心中的怨念,让下关的风,吹走旅途的疲乏和尘埃。

0 阅读:4
玉见沈华文评

玉见沈华文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