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1999年的自己》一直在追,小孩戏最喜欢看卡门这条线,活泼开朗性格好,演得也很自然,一家子气氛很融洽,父母懂得尊重女儿,完全是富养模式:物质不缺,精神更饱满。
卡门的剧情有一场冲突戏,小孩陷入了大人们的利益纠纷中。
学校要接待国外访问团,原本呢,卡门和男生路垚通过学校应征,做了晚会主持人。
两个人都已经进入最后彩排阶段了,这时候学校领导突然取消卡门的主持人资格。
领导发话,这是学校重要的涉外活动,主持人是门面形象代表,暗讽卡门太胖。
真的是惊天巨雷。班主任老师倒是很维护学生利益,据理力争,但也没有办法。
班主任人帅心善,他很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给卡门指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主持人当不上了,但可以去做接待和导游工作,毕竟卡门英文很好,性格也外向。
原本陷入低谷的卡门,就靠着这条路,迎来了柳暗花明,她的接待工作做得很好,很受外国学生欢迎,最后的晚会上,卡门成为了焦点。
这个情节很励志,也很现实。
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弯弯绕绕,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早经历早坚强早看开,关键还得有贵人相助。
首先呢,学校领导这么安排,确实很有问题。你要么最开始就别选人家,现在选好了,都彩排这么久了,临时换人,估计是塞进了关系户,这种人情世故,说穿了还是看背后的关系。一个学校活动主持人,都要卷出一条人脉线,可真别以为象牙塔是纯洁如玉的,象牙塔的人际关系、各种门道才是超级白莲花。
学生各种评优,老师评职称,都可能出现这种风波。
重点是,这么做对学生是极不公平,也很不尊重的。你突然换人,学校方面是姿态高冷,不可一世的,完全没考虑到个人感受。
说好的育人呢?
好在班主任懂得权衡,这样的老师很不容易,他第一时间是硬气与校领导抗衡了,第一时间保护学生利益。这样,至少做到了及时止损。
小孩的抗压能力不如大人,遇到这种晴天霹雳,而且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绝望式宣判」,一般人真的是受不了的。
班主任随后又给了一条曲线救国方案,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这样的老师是懂教育心理学的。
如果这个止损不做彻底,卡门可能就会留下一个长期阴影走不出来。
而且从正向来看,任何挫折也是机会,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卡门的抗压力确实不错,她的原生家庭很幸福,前面说过的,物质精神都是充沛的,父母活泼开朗,是懂得幽默感以及鼓励式沟通的。
这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抗压力的基本盘。
你们看啊,最后彩排阶段,主任板着脸,不留情面官宣换人,让她走人,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的。
大人们还在博弈争取,卡门硬气地喊了一声:不要吵了。
这个动作说明,她在危机面前,还是清醒的,很有自己的主见的,至少懂得往前走,有止损意识。
先是在大庭广众下被羞辱,还能有控盘意识,让老师们不要吵了。
小姑娘能成事儿。
班主任马上给她指明出路,小姑娘并没有消极,也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她个性开朗活泼,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即便做不了主持人,备受打击,她还是愿意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出来。
这份气魄是很让人佩服的。
换成其他人,估计早就崩溃了,还什么曲线救国,破罐破摔,先熬过这段低谷期再说。
卡门听得进建议,尤其在逆境下,说明头脑还是清醒的,看问题也透彻,困难嘛,也是机遇。
果然,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如果工作中遭遇这类资源分配降级,或者不公待遇时,你会怎么做呢?
就像卡门一样,本来安排给你的是一个容易出彩的活儿,最后被截胡,你可以曲线救国,靠着不出彩的活儿,突出重围么?
这里面也有一个哲学问题,就是主次矛盾转换。
首先,咱们得有卡门这样的强大内心,面对突发状况,甚至是万箭穿心的压力,你得扛得住,不崩塌。
然后,止损,找解决方案,甚至考虑用备案,曲线救国的方案。
主次矛盾转化需要时机,你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做好,做出彩了,还是存在机会去实现转换的。
希望2025年,我们都能做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