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莱说
编辑:豆莱说
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能是很多中老年人都追赶不上的节奏,从吃不饱饭到如今人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是幸福又幸运的一代。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我们如今的社会也迎来了新的困难金额风暴,例如找工作难、人口老龄化以及侵害未成年人的互联网。
你是否被高房价、高教育成本压得喘不过气?你是否担心养老问题、医疗问题?
外部压力、内部矛盾、个体焦虑构成了这个社会新的风暴,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泥沙俱下的社会困境
如今14亿中国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但在高速发展背后,人口、互联网、道德等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中国之忧”。
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给社保带来了巨大压力,未来养老问题将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负担。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是主要原因。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吃穿住行、教育医疗,哪样不要钱?
尤其是一线城市,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激烈的职场竞争,都让年轻人对生孩子望而却步。很多年轻人表示,养一个孩子就已经倾尽全力,再生一个,经济压力实在太大。
“不婚主义”、“丁克家庭”也越来越多,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和生育会束缚自己的自由,选择不结婚、不生育,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结构的失衡。
国家出台了“二胎”、“三胎”政策,也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措施,比如生育补贴、延长产假等,但效果不明显,生育率依然低迷。
还有就是互联网生态有待净化,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信息化时代,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乱象丛生。
中国网民快11亿了,这么大的用户群体,也让网络乱象滋生,“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有人利用网络平台散播谣言、煽动仇恨,制造社会恐慌。网络暴力让受害者身心俱疲,名誉受损,甚至走上绝路。
网络诈骗也越来越隐蔽,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都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
直播带货虽然方便,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网红为了赚钱,卖假货、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
即使是那些粉丝千万的大网红,也经常“翻车”,暴露出各种问题。
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物质生活好了,一些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却很空虚,价值观迷失。
他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潮流所裹挟,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
工作中,他们被动等待上级的指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愿承担责任,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生活中,他们过度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基本的家务都做不好,这种“巨婴”现象,值得深思。
转型阵痛中的产业困境
40多年来,中国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世界工厂”,但随着人口红利渐失、要素成本攀升,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正在加速外迁,受人工、土地、环保等成本上涨影响,纺织、服装、箱包等行业的订单大量流向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仅越南一国,2019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近380亿美元,服装出口额达321亿美元,大量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
然而,中国仍具备竞争优势,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产业链各环节高度关联,上中下游紧密协作,很难被其他新兴经济体快速替代。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2024-10-17——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站到了风口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正向中高端迈进,在5G、人工智能、高铁、新能源等尖端领域奋起直追,部分已跻身世界前列。
在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急需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为国家产业安全上一道保险。
大国博弈下的地缘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迅速上升,引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警惕和危机感。
美方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多个领域全面对华遏制打压,企图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
贸易战开启了中美对抗的序幕,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
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冲突一度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尽管中美最终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暂时止战,但分歧根源远未消除,贸易争端仍在持续发酵。
在科技领域,美方视中国为“偷盗知识产权”的窃贼,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产品频频出手。
以华为为例,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封杀这家全球领先的5G设备供应商,割断其获取美国技术和零部件的渠道,并蛮横地要求盟友选边站队。
中兴通讯、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公司也遭遇美方无端打压,中美科技战如箭在弦,硝烟四起。
外交领域,美国拼凑所谓“印太战略”,编织针对中国的地区包围网,通过加强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美方意图牵制中国军事力量发展。
结语
中国承载着14亿人民的梦想,正航行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洪流,外部的压力、内部的隐忧、个体的迷茫,都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面对的考验。
我们既要看到取得的成就,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悲观失望。
但是,我们相信,凭借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韧性,以及强大的国家实力和制度优势,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些挑战,化解这些风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