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模型神话”遇上现实:讽刺夸大报道的荒诞剧

爱与责任的人文契约 2025-02-07 10:27:48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新闻如潮水般涌来,其中有关大模型的消息更是吸睛无数。今天,就来剖析两起大模型相关事件,看看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故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起初,“李飞飞团队仅用 50 美元开启大模型研究新纪元” 的消息横空出世,瞬间成为舆论焦点。这消息的夸张程度,就好像在说大模型研究变得轻而易举,只要兜里揣着 50 美元,人人都能踏入 AI 大神的行列。但只要稍微了解大模型领域就知道,从海量的数据收集,到复杂算法的不断优化,再到强大算力的持续支持,每一步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50 美元连一块像样的显卡都买不起,更别说支撑起大模型研究的庞大体系了,这就如同拿着一根小树枝扬言要征服珠穆朗玛峰一般,不切实际。

如今,阿里云确认:李飞飞团队 s1 模型基于 Qwen2.5-32B-Instruct 模型训练。这一事实的披露,让之前那些夸张的说法不攻自破。原本被渲染成独树一帜、另辟蹊径的研究成果,原来有着明确的基础模型作为支撑。而在这之前,一些消息却将其包装成横空出世的奇迹,把大众的期待值无限拉高,让人们对大模型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再把目光投向阿里云的 AI 大模型 —— 通义千问。从 2019 年起,阿里云团队就开始潜心研究,脚踏实地推进各项工作,2023 年 4 月进入邀请测试阶段,此后不断升级迭代、开放源代码,推出众多行业应用模型,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这些努力和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报道却将通义千问的发展描述得神乎其神。明明是在循序渐进地发展,在某些消息里却变成了 “瞬间超越所有对手,称霸大模型江湖” ,仿佛它不是历经多年研发的结晶,而是毫无征兆、突然降临的超级英雄,一出现就站在了世界之巅。还有一些说法声称阿里云大模型 “无所不能,能解决世界上所有难题”,这简直荒谬至极。若真如此,那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各领域专家们的存在似乎都变得多余,人们只需对着大模型提出需求,就能轻松解决全球变暖、消除贫困、实现世界和平等诸多难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幻想。

这些偏离事实的消息,误导了大众对大模型发展的认知,让人们对大模型产生了脱离实际的期待。在大模型发展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理性,不要被那些夸张的说法左右,而是要关注实实在在的技术进展和突破,共同期待大模型能真正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变革。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看新闻吗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看新闻吗

2
2025-02-07 14:48

不知道你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