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收到红包的孩子开心得数钱数到手软,让孩子高兴的同时,我们作为父母也要注意,压岁钱对孩子的影响其实两面性很强。
那么,孩子多大开始不宜再收压岁钱?我们该如何更科学地给孩子发红包?
不要让压岁钱成为道德绑架
压岁钱原本含义纯洁,是长辈对晚辈在新年表达的美好祝愿。
但是现实中,很多父母却将它变成了对孩子的道德绑架。
“新年不给你压岁钱了,你最近太不听话!”
“昨天考试又考了那么差,今年红包就少你一半!”
这种以红包要挟孩子的做法十分不妥。首先违背了压岁钱的本意;其次,既不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也会破坏彼此的感情。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需要父母的关爱陪伴,而不是红包的奖惩棒。
不要让压岁钱成为攀比游戏
“别人家阿苏今年收了多少红包你知道吗?”“你看你师哥的压岁钱都比你多!”
这样的比较明显不合适。
但是很多家长仍旧忍不住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希望通过压岁钱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有钱或教育方式的先进。
其实,这不但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攀比心理,也会破坏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优秀不是靠压岁钱数额来衡量的。
不要让孩子在收红包这件原本开心的事上产生负面的情绪。
不要让压岁钱成为消费激励
很多家长怕孩子收了压岁钱不舍得花,或者花在不该花的地方,所以会不停催促孩子:
“钱收到手软了吧?快点去买你喜欢的东西!”
“新年不买点新衣服新玩具,不是很亏吗?”
但是,长期养成的消费主义观念不利于孩子金钱观的培养。
其实,我们大可让孩子自己体会使用或储蓄压岁钱的乐趣,而不是强迫消费。
建议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心仪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追逐潮流新品。
不要让压岁钱影响学习状态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收了压岁钱会分心,所以有的要求孩子全部上交给家长保管,有的干脆不给孩子发压岁钱。
但是,这些过度的保护措施不仅扼杀了孩子的新年愉悦感,也剥夺了孩子学习金钱管理的机会。
其实,我们只需要和孩子平时一样约法三章,考试前不让他玩压岁钱,就可以避免影响学习了。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更科学地给孩子发压岁钱呢?
1. 孩子上小学前,适当给一些压岁钱,让孩子体会新年收红包的乐趣。
2. 小学阶段,可以给一定数额的压岁钱,并指导孩子如何使用这些钱。
3. 初高中阶段,要控制压岁钱的数额,避免消费主义思想的养成。这时更应关注孩子内在品质的培养。
4. 大学毕业之后,要让孩子明白钱要靠自己挣,不能靠压岁钱为生。适当给点压岁钱表达节日祝福就好。
所以,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压岁钱的数额,而是这份含义纯洁的新年心意。
作为父母,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和心态,让这份心意成为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途径。
一份压岁钱,其实是父母对孩子成长路上的祝福和鼓励。
新春佳节将至,让我们送给孩子温暖厚实的祝福,让新一年的花开带着快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