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无人机有了新招数:无人机变“小航母”,创新战法打坦克

杜文冠 2024-08-01 10:10:42

中国民企无人机新战法:母机释放穿越机五十公里击中目标。

据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的无人机发展日益加快,技术思路创新水平持续攀升。在最近的试验中,一家民企的无人机在飞行期间成功释放了两架穿越机。在母机的掌控下,这两架穿越机分别击中了五十公里之外的两个目标。

当下,子母机以及精确打击技术迅速发展,“蜂群”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此前的“蜂群”是数量众多且互不隶属、互不指挥的无人机协同对目标发起攻击,显得杂乱无章。而如今,一架无人机犹如孙悟空“72变”,能够变成多架无人机,这使对目标的打击能力大幅提升,关键是其隐蔽性极强。

倘若一架低慢小的无人机携带众多小无人机,进入目标区域上空,而后各自朝着目标展开各类飞行和打击行动,这种察打一体的模式出现了诸多创新。

我们判断,这架无人机不仅能够释放两架甚至更多的小无人机对目标进行打击,母机本身还是一个侦察平台。因此,这个平台的作用不仅能够承载小无人机抵达指定区域展开打击行动,同时还能够充当侦查搜索的重要平台。所以,它既能够在整个区域内大范围、高强度地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又能够指挥小无人机展开攻击。

目前加挂的是两架小无人机,未来若平台增大、能力提升,能够加挂更多的小无人机,从而形成空中无人机“小航母”的状态。所以,这种打击效果和创新思路十分值得关注。倘若今后将平台小型化、隐身化、高速化,那么其形成的打击能力还会进一步攀升。

这个消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无人机领域的“水”太深。你有多大的构想,实现起来就会带来多大的震撼。通过此次民企的技术创新思路,不禁想到,国企以及规模更大的集团会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

如今,无人机在中国已经被玩出了花样。除了全球75%的零配件源自中国,而且在技术创新思路方面,我们这种巧夺天工的做法和想法会与日俱增。我现在特别期待今年的中国珠海航展,估计航展上的无人机,相比往年不仅型谱增多、个头变小,关键是智能控制、网络控制以及多架组合“蜂群”作战,这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此次五十公里穿越机准确命中目标,成本还不到一百万人民币,表明其对于目标的交换比极为合理。按照国际价格,像美国售卖的M1A1、“挑战者”,还有豹-2坦克等,价格高昂。如果一架无人机通过小型穿越机携带高爆弹头,对坦克顶甲发起打击行动,这种交换比十分可观。所以,这也意味着今后“陆上猛虎”面临较大的问题。

如果空中的这些小东西通过多方向快速精准打击、高效爆破,那么对于地面主战“装甲洪流”的遏制效果将会达到极高的状态。

冷战期间,北约国家为遏制华约、苏联的地面“装甲洪流”而焦头烂额,当时要搞空地一体战,而搞空地战的原因正是由于北约包括美国无法阻止苏俄坦克在欧洲平原上的推进。所以,与苏俄坦克在欧洲平原交战堪称灾难。

如今,通过无人机释放其他的攻击平台,能够以最低成本巧妙且重要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当下的创新发展的确价值无限。

0 阅读:0
杜文冠

杜文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