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甄嬛传》这部剧里,有一个细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流珠死后,甄嬛再也没有提起过她?
记得那一幕吗?
甄嬛因穿错纯元皇后的旧衣,被皇帝一怒之下关在碎玉轩禁足。
怀着身孕的她茶饭不思,终于晕倒在地。
而此时,太医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
情急之下,流珠与侍卫发生冲突,用生命为甄嬛换来了一线生机。
这个为主子献出生命的忠仆,本该被永远铭记。可从那以后,甄嬛却对流珠的名字闭口不提,仿佛这个人从未存在过。
直到最近重温这部剧时,我才恍然大悟:流珠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侍女的牺牲,更是甄嬛命运的转折点。她带走了甄嬛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三份天真。
第一份天真:对皇帝的纯真爱恋
还记得甄嬛刚入宫时的样子吗?在御花园里,她邂逅自称是果郡王的皇帝,两人谈诗论画,情愫暗生。那时的甄嬛,眼里还闪烁着少女般的光芒。即便是在禁足期间,她心底依然期待着与皇帝重归于好。
但流珠的死,像一把锋利的刀,剜去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对皇帝的痴念。一个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保护不了的君王,还值得付出真心吗?
第二份天真:对宫廷生活的幻想
在流珠死前,甄嬛过的是什么日子?椒房恩宠,万千宠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妃,也要在她面前低头。但流珠的死,撕碎了这层华丽的面纱。
原来在这紫禁城里,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需要用命来换取。紧接着就是父亲获罪、全族流放、安陵容背叛、第二次小产...现实给了她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第三份天真:对人性的信任
流珠是那个从小陪伴甄嬛长大,真心实意待她的人。连亲妹妹浣碧都曾动过歪心思,可流珠始终如一。但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灵魂,却在权力的绞肉机下粉身碎骨。
从此以后的甄嬛,再也不相信宫里还会有真情可言。她把那个天真烂漫的自己,和流珠一起,永远地埋葬了。
每次看到安陵容故意划伤手腕博取皇帝怜悯的戏份,我就不禁想到流珠。同样是流血,一个是为了权力算计,一个是出于真心付出。而活下来的甄嬛,选择了将流珠的名字永远封存。
这不是忘记,而是记得太深。深到不敢轻易触碰,深到成了她心底最深的伤痕。正如她后来对安陵容说的那句话:“你以为的在乎,不过是我的笑话。”
所以当我们问:“为什么甄嬛再也不提流珠?”答案或许是:因为有些痛,说出来会让人更痛。有些人,活在回忆里,比活在嘴上更长久。
这就是《甄嬛传》的高明之处。它不只是一部宫斗剧,更是一部披着华服的人性剧。每个人物的转变,都是那么令人心痛却又合情合理。而流珠的死,正是甄嬛从天真少女蜕变为权谋高手的关键节点。
你说,这样的甄嬛,还会天真到相信皇帝的甜言蜜语吗?还会天真到以为宫廷是个安乐窝吗?还会天真到把真心轻易交付给别人吗?
所以她选择沉默。因为沉默,才是最深的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