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教材,名利双收,只是苦了基层教师和学生

笑霜聊课程 2025-02-23 03:25:5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高校同一门课,今年学生用的书和去年的不一样,和前年的也不一样,和下一年的还不一样。教师需要每年熟悉一本新教材,学生需要每年花大价钱买新书。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回抬杠,学生本来就需要买书啊。但是我告诉你在很多大学,同一个专业的书经常就是从上到下流动,大四毕业之前带不走的书基本都低价卖给学弟学妹们,虽然是低价,但是比卖废品高多了,而买书的同学则省了很大一笔钱。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高校一些所谓的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一些有行政头衔的领导教师开始对出书乐此不疲。后来,我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关于出书流程:写出来→_→找出版社→_→掏钱确定出版号。这就是大致流程。费用这里一般人基本在5万上下。最值钱的就是出版号。其他费用都不高。

关于出书的利润:一般作者的收益是跟卖出书籍的数量有关的,基本上就是卖出去的越多挣的钱越多,通常是按照书籍收益的 7% ~ 12% 这个区间,还有一种计算方式就是设置卖出多少册之后提高收益比例,总之在出书前就会沟通好。

再来说出书,大学里基本上有一点权利的领导们出书,首先书不用自己写,底下有一帮人挣着给写,给出版社出版费也不用自掏腰包,有项目可以报销,再开始最关键的问题,上文说到过,出书最重要的就是销量,销量这一块在大学完全不用发愁,因为有一茬接一茬的新学生。在这里有个奇怪的问题,同样一门课,你会发现课程用的书每年都会换一种,不变的是主编永远是领导,变的是不同领导的书。这样对于基层代课老师来说,就是每年得重新熟悉一遍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花大价钱买书。【这里说个题外话,我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会买同一个专业学长学姐的书,或者在门口的旧书店买,价格很便宜,最多200块钱就买了整个大学阶段的书】但是书如果每年变的话,那么学生就得每年买新书。

对于出书的人来说,钱挣了,名收到了,项目完成了,一箭三雕,名利双收。

说到这里大家基本就能明白,为何书每年都变,为何教师们苦不堪言,学生花大价钱买书。

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本着真心为学生选一本不带任何私人情感的书?能不能响应一下节约型社会,让学生们买旧书。

0 阅读:27
笑霜聊课程

笑霜聊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