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有何本事两朝为相?身怀3招绝技无人能及

厚德龙龙 2022-07-07 08:53:37

公叔痤身怀绝技,学会一招就会受用终身——

在业已打破世卿世禄、国君随意任命百官、换相如走马的战国时代,能够既得到先君赏识又获取新君信任、连任两朝相国、且寿终于相位上的,搜遍战国时代,唯有公叔痤一人而已。

论名气、论功业、论品行、论才能,在名相辈出的战国时代,公叔痤远远排不上号。

伍子胥相阖闾,破楚败齐,然夫差即位,赐剑自杀;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然惠王甫一上台,便被五牛分尸;

张仪相秦惠王,连横破纵,东拔三川,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然武王上位,失宠奔死于魏;

乐毅相燕昭王,下齐七十余城,然燕惠王刚立,就遭忌出逃。

以上四人,名气、功业、品行、才能,甩出公叔痤十条大街,何以他们不能连相父子二君,独有公叔痤前后获宠?

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关系好,怎么都行;关系不好,秋也乱不成。

公叔痤对此比他们领悟得都深刻,因此他才迎娶了魏国的公主。

有人认为公叔痤跟魏武侯关系近,是因为他出于魏国宗室。但从他尚魏国公主来看,他不可能为魏氏宗亲,同姓尚且不婚,何况同宗呢?

但公叔痤出身贵族,这点毋庸置疑,我怀疑他是韩国公室的支族,只因魏文侯后期尊儒敬贤,他才投身西河学派门下,进而跻身魏国政坛。

但凡上层社会出身的人,是深谙人情关系的利害的,对世故常情的认识与把控往往高于一般平民百姓。

公叔痤有着良好的出身,又生得一表人才,眉目轩朗,既透着崇仁尚义的正气,又显出学识渊博的儒雅,很快便受到魏国公室的青睐。

公叔痤也很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向上靠拢,终于娶到了魏国的公主。

正是利用姻亲,公叔痤才跟魏武侯一下子拉近了关系。魏武侯上台后不久,任用贵族田文为相,田文去世后,便任用公叔痤为相。

公叔痤之所以能够任相,首先得益于他与君主的关系近。

权力来源于上

在专制社会里,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上。对这一点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认识,迟早会栽跟头。

既然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上,那么做臣下的就应该全部行动围绕上而开展,为上着想,为上分忧,为上办事。

在魏武侯即位之初,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之际,以前朝老臣自居的吴起,自恃有夺取河西之地的大功,对武侯颇有微词,而且摩拳擦掌地起而和田文争相。魏武侯对吴起不免有些忌惮。

在此种情况下,公叔痤能够适时地抓住机会,挺身而出,为主上分忧,他向魏武侯献策:也将一位公主下嫁给吴起,这样吴起跟咱们的关系就近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魏武侯同意,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向吴起提起此事。

公叔痤想先对吴起吹吹风,便邀请吴起到自己府上做客,席间有意让夫人故意侮慢自己。

公叔痤有识人之名,向来看人很准,他深知吴起是属于那种恃才傲物型人才,看到他的家庭情况后必然会有所顾虑。

果然后来魏武侯召见吴起,提出许配一位公主给他时,吴起婉言谢绝了。

公叔痤从为君主拉拢贤才的角度出发,为主上建言献策,深得主上的欢心;而吴起却不买君上的账,两相对比,谁亲谁远,孰优孰劣,一眼击穿。

吴起也深知从此失信于魏武侯,害怕获罪,于是弃魏奔楚。

公叔痤可谓一举两得,既为主上排忧解难,获得了君主的宠信,又排挤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使自己的权位更加巩固。

审时度势,把握机会,站对队伍

魏武侯驾崩之后,由于临终前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尸骨未寒,便引发了公子魏缓与魏罃的侯位之争。

公叔痤并没有立即采取任何举措,而是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审时度势,静观其变,好做出最佳的选择。

公子魏缓比较积极主动,声势强劲,他不但首先发难,而且里通外国,勾结韩、赵作为外援。

赵、韩二侯得信,亲统大军前来,包围了魏都安邑,准备武力干涉魏国的侯位之争。赵国明确宣布支持公子魏缓。

公子魏罃困坐城内,手足无措,一筹莫展。

公叔痤也很着急,左倾还是右倾,内心反复交战,因形势不明,一时难于决断。

恰在此时,韩、赵二国之间却发生了分歧,赵国想杀掉魏罃、扶立魏缓,割地得利;韩国却主张分立二公子,将魏国一分为二,削弱魏国。

二国意见不合,矛盾重重,难以达成一致,韩侯赌气撂了挑子,连夜撤兵而去。

公叔痤审时度势,敏锐地感觉到以赵一国之力难成其事,而魏缓里通外国不得人心,于是毅然选择站到公子魏罃一边。

魏罃得到公叔痤的支持,信心倍增,立即派公叔痤率兵抵御赵国。

公叔痤的判断是准确的,赵国趁人之危干涉别国内政不得人心,在老天和正义的帮助下,公叔痤击败了赵军。

失去外援的公子魏缓力量就一下单薄了,公叔痤继续挺近,消灭了魏缓。

魏罃侥幸即位,便是日后的魏惠王。

正是因为公叔痤审时度势,善于抓住机会,站对了队伍,魏惠王才对他恩宠有加,继续任命他担任相国。

名誉比利益重要

名利,名利,名在利先,有名才有利,名誉比利益重要。

公叔痤对此有深入骨髓的认识,他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名声。

魏惠王当政之后,公叔痤不忘利用各种机会时时刻刻维护自己良好的名声。

公元前362年,公叔痤以相出将,率魏军与韩、赵联军在浍北交战,大败联军,擒获赵将乐祚。

魏惠王收到捷报后,分外高兴,亲往郊外迎接,并下令赐田一百万亩奖赏公叔痤的功劳。

公叔痤却表现地格外谦逊,再三推辞不予接受,他说:我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战斗力强大,是因为我王制定了英明合理的制度;我方分析敌我形势准确、进攻目标明确,是因为部下诸将指挥得法;战士们不避艰险、百折不挠、英勇善战,是因为当年吴起训练有方;我不过是瞅准时机下达了进攻命令而已,算不上什么功劳。

魏惠王对公叔痤毫不矜攻、不贪利益的态度大加赞赏,说公叔痤真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公叔痤舍掉小利,换得了贤德的美名,稳坐相位。

直到临死,公叔痤依然不放过机会,又利用商鞅为自己赢得了荐贤的令名。

1 阅读:486
厚德龙龙

厚德龙龙

专注弘扬中华文化,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