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武侠小说,看剧情、快意恩仇、潇洒豪迈,觉得主角就应该无敌才是。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却有着不同的观看视角。

我很喜欢令狐冲这个角色,他与金庸其他笔下的主角比起来,比较像平凡人。他单挑敌不过东方不败,对战也常常受伤,正因如此,比较像身边的普通人。
中国人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 ,“仕”与“隐”的抉择,一直是重要的人生课题。
这部分在令狐冲身上表露无遗,他没有杨过狂傲世俗,睥睨礼法的不羁;没有郭靖侠之大者,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崇高胸怀。

他受华山派教导的儒家礼教拘束,然而其内心深处却始终向往着自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前期在师父岳不群、师娘宁中则面前,毕恭毕敬武林的规矩,恪守师门的条规训诫;在外却与天下第一淫魔田伯光开怀纵酒,与魔教向左使结为异姓兄弟。
金庸说过,他不是大侠,只是隐士。那么令狐冲何时才做了隐士,舍弃岳不群所设下种种绑手绑脚的拘束?

小师妹岳灵珊身亡,最疼爱他的师娘宁中则决然自刎。接连而至的沉重打击,令他在华山失去了最爱的以及最爱他的两个人。世俗的礼法与礼教,至此再也无法将其束缚,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从此,他自由了,蜕变了,成长了,做回真正的自我。
✔ 武功招式的隐喻可以从《笑傲江湖》的武功招式窥见隐士的象征。
综观整部小说,最高招的剑法不过葵花宝典〈辟邪剑法由此分支,系出同源〉、独孤九剑二者而已。东方不败修炼葵花宝典,岳不群、林平之修炼辟邪剑法,左冷禅修炼假的辟邪剑法,余沧海、木高峰等众多江湖术士追求辟邪剑法。

上述诸人无一例外,都是野心勃勃、不择手段之徒,反观修炼独孤九剑的令狐冲,传授独孤九剑的风清扬,都是品行俱佳的正派、逍遥隐士。
习练过辟邪剑法之人无一得以善终,要么身亡、或是眼瞎,可谓“邪门剑法”。而“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更是对自我的阉割,对照汲汲名利的追求,无比的讽刺,说它是“权势剑法”也不为过。

反观独孤九剑,强调“无招胜有招”,源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强调“无”胜于“有”,有法必有破,无招便无法可破,如是便能行云流水,任意行之,寄寓道家崇法自然的人生观。
真性情的剑法,遇上爱好自由的令狐冲,无论在剑法上、生命历程上,都能身心合一、人剑合一,是武学,也是人生哲学,独孤九剑可以说是“隐士剑法”、“自在剑法”。

令狐冲最后平息武林纷争后,放下恒山掌门之位,归隐山林,与任盈盈携手笑傲江湖,让人想起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确实践道家道法自然、万物合一,所作所为不过心之所向,不负内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