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一声轰鸣,一朵蘑菇云在中国西北罗布泊上空冉冉升起。中国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在核武器的研究领域,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邓稼先、钱学森、于敏等人。但其实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还有一位女性。这位应当被后人铭记的科学家,就是王承书。
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王承书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研究条件,选择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了完成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她选择离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隐姓埋名十余年。她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和牺牲,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和凌辱。
光辉耀眼的前半生1912年,王承书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和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不一样,她对琴棋书画完全不感兴趣,反而喜欢专研前沿的数学和物理学。幸运的是,父母对她的选择也比较支持。18岁那年,王承书考上了燕京大学的物理系。燕京大学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学府,其中物理系更是最顶尖的存在。但王承书却打败了系里的一众男同学,成绩长期处于全系前列。
两年之后,王承书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成为当时燕京大学的风云人物。在此期间,王王承书和她的导师、燕大教授张文裕相恋了。在燕京大学,这对才子佳人让旁人艳羡不已。终于在1939年,两人喜结连理。
结婚之后,王承书并没有走上相夫教子的道路。在丈夫的支持下,王承书在物理学领域不断专研学习,最终在1941年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录取,并且在三年之后,王承书就取得了博士学位。
1951年,王承书和导师乌伦贝克创建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发表之后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王承书也获得了许多物理科学家的赞誉。她的导师更是夸赞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毅然回国就在物理学界期待着这枚冉冉升起的新星之时,王承书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荣誉和成就,回到中国为国效力。然而此时中美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王承书的归国申请被美国驳回了。美国人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害怕王承书回国之后,会大幅推动中国的物理学研究进程。
到了1955年,中美经过多轮谈判之后,美国最终松口,同意一部分科学家返回中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王承书和丈夫张文裕立刻递交了回国申请。在得知王承书即将回到中国,她的导师乌伦贝克无比痛惜,甚至表示“只要王承书继续留在美国深造,有很大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王承书回国的决心。
第二年,经过无数的波折之后,王承书夫妇最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对于王承书的归国,中国方面表示极大的欢迎。与此同时,也向她告知了中国物理学研究领域的巨大困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要数热核聚变领域。
参加工作1958年,王承书加入了新成立的热核聚变研究室。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即便如此,王承书还是接受了这项任务。在短短7天时间里,王承书就将实验室准备的美国热核聚变研究资料全部翻译完毕,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就在王承书准备在热核聚变领域更进一步时,却再次接到了全新的任务。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开始交恶,一怒之下的苏联撤走了全部技术专家。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原本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苏联专家撤走之后,相关的研究直接被打回了解放前。
1961年3月,钱三强找到了年近50的王承书,向她告知了实情。原来当时中国正在研制原子弹,但其中最重要的浓缩铀却提取不出来了。自从苏联专家撤走之后,之前用于提取浓缩铀的工厂无法运作。商议之下,上级决定将分离铀同位素的绝密任务交给王承书。
但对于王承书而言,分离铀同位素又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并且这一研究领域难度极高,同时伴随的很大的危险性。即便如此,王承书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仅仅是短短的三个字”我愿意“,便意味着王承书又要从头开始,埋头于艰苦的研究。并且考虑到这项研究的绝密程度,王承书不得不告别丈夫和孩子,从此在物理学界彻底“消失”。
1962年,,王承书进入到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工作。虽然她是这座厂里唯一的女性,但她的拼劲一点也不比厂里的男同胞差。在504厂期间,王承书埋头于各项数据之间,和厂里的科学家攻克了数百项各种方面的难题。没日没夜的工作,让王承书未老先衰,身体也染上了各种疾病。
丹心照汗青无数个日夜的攻坚之下,在1964年1月,504厂终于生产出来第一批合格的高浓缩铀。同年10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至此之后,中国再也不用生活在核讹诈的阴影之中。
离开504厂之后,王承书又加入几项重大工程,并在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转战教育领域后,她更加争分夺秒的努力工作。已经80岁高龄,患有眼疾的她总是一篇篇的翻看着学生的论文。在她看来,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就是她最后能为国家做的贡献。
1994年6月,王承书逝世于北京。作为物理学界最耀眼的天才之一,她本可以在美国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荣誉。但为了建设这个国家,王承书选择回到中国,隐姓埋名的参加工作。为这个国家奉献一生之后,最后也默默无闻的离开人世。或许正如她的学生所说的那样,王承书既有资格见爱因斯坦,也有资格见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