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毁灭与心理疾病概述

深度影单 2020-07-29 13:42:17

反复地强调生活不易,间接地影射自己不易,于是你就真的变得不易了起来,甚至于你可能会将生活中的挫折全部推给生活不易,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于是,如果你在生活中遭受了让你难以忍受的挫折,你便可以借由生活不易的理由,去哀叹悲鸣,或者杀死自己。

最近看到不少名人或非名人自杀的新闻,“生活不易”这四个字就是从其中某一篇新闻或者文章里面看来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他人自杀之后的反应,不外乎是惊叹、遗憾、同情、乃至感同身受。

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同情自杀者,因为在99%的情况下,自杀都是逃避现实,而你同情自杀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间接地支持逃避现实。对此你也的确可以作出义正词严的解释,甚至可以批评我的冷血无情。

自杀是一出悲剧,是一出警醒世人的悲剧,我们不应该去同情,或者说尝试着理解。而应该想想,何以致他人自杀?何以致自己同情?何以致自己黯然神伤?

所谓物伤其类,即是因为联想到了自身,所以哀伤,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同情心,甚至于世间几乎所有的同情心,都是因为联系到了自身。

所以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吗?

看自杀者的遗书,由于自杀者已逝,所以我们会对其内容保持绝对的尊重,尊重到最后可能只剩下同情。却忘了,那些东西其实是对我们世人的生命最大的警醒。

按照我个人所想象的“常理”来说,一个人自杀了,应该会促使更多的人更好的活下去,因为自杀者间接地向世人敲醒了警钟,提醒着我们,如果我们也像他那样的话,结局也会像他那样。但不在我想象之中的现实是,一个人的自杀会引发更多人的模仿,更多人的自杀。

所以我一点也不尊重自杀,一点也不同情自杀。造物主赋予了我们生命,但是我们却尝试去毁灭造物主所赋予的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不值得尊重的。

在网上看过一些自杀者所留下的遗书,每一份遗书似乎都能博取不少的同情心。但是我所看到的,是满腹的怨言,成篇的借口,自欺欺人,推卸责任,哀叹悲鸣。

不少遗书的自杀者都很聪明,留下一堆片面之词,作为自己自杀的理由,然后撒手而去,死无对证。

古语云:“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我们似乎更愿意打着尊重和道德高尚的旗号,虚,同情自杀者,相信自杀者的片面之词。

自杀者间接地“警醒、暗示”着我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加以思考的直接接受了他们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去探究表象之下更深一层的东西。

俗话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从古至今,都不断地有人提醒着我们,但是我们总是无视他们的提醒,或者是歪曲他们的提醒,而导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覆。

在现在这个时代,自杀很多时候都与心理疾病相关联,虽然没有心理学的古代也不乏如此,但现在这个时代尤其如此,其原因不外乎是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欲望与之成正比,如果内外协调倒也相安无事,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都是内外失衡的,极度失衡者则会走上极端。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内心忧郁的人可能会用自己的忧郁去博取他人的同情,然后更加忧郁,或者寻找与自己忧郁相同性质的事物,然后使自己更加忧郁。而在救赎之道里面的那些安慰鼓励、积极向上的话语,由于听得太多,而导致人们对其麻木无感,致失望,于是索性破罐子破摔沉沦忧郁消极之中,当然也不乏带着“置之死地于后生”的心理沉沦其中试图创造奇迹的。

有心理疾病的人,在面对别人的鼓励和开导的时候,所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可能是,“我懂,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但是,总有一个但是。

其实身心健康的人都不乏如此,更别说心理病患者。

所以假如你有心理疾病的话,千万千万不要认为自己都懂,都知道,也千万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两个极端,无论在哪一个极端上面,你都不会好起来,只会使自己的情况更加严重。

而作为旁观者,也就是心理病患者的朋友,恋人或亲人们做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华而不实的鼓励开导,比如说我听到过也看到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心理病患者说:“我相信你会好起来的,你也要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

假如你身边有一个心理病患者,而你又想帮助他,那就尽量少说这样的话,而应该说:“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或者说:“我想做点什么帮助你好起来。”而且的而且,要主动,因为心理病患者一般都是被动的。

至于对心理疾病的偏见,无异于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无形中有意或无意地捅向心理病患者。

如果你是一个心理病患者,请千万不要去抱怨他们,不要去责怪他们,也不要刻意地去无视他们的话,而要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的话,去接受他们的话。去理解他们即我们的的不完美和无知,去接受他们的话并不是事实,去接受他们的话并不能作为你用来衡量自己的标准。以柔克刚,你的敌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你要像一位慈父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包容自己,理解自己。

心理病患者对于同样有心理疾病的人,不应该同病相怜,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如果你对同样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报以同情,对方也还以你同情,于是你们的负面情绪,你们的不良认知加到一起,可能会产生第三种更加负面消极的情绪,或者第三种更加不良的认知。

心理病患者应当把同样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不是以此去欣赏自己,也不是以此去批评自己,而是更加客观的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审视自己。

成功学里面有这样一个逆向思维的小技巧,说,“如果你想要成功,不要光是去看别人是怎么成功的,也要多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这个话也可以用到心理学上面,“作为一个心理病患者,如果你想要好起来,不要光是去看别人是怎么好起来的,而要多去看看别人的病情是怎么更加恶化的。”

作为因为不完美而存在的人类,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通病:总是有意无意的试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假如你作为一个心理病患者,仍然深深的持有这种思维的话就很难好起来,如果你是一个渴望功成名就的人也持有这种思维的话基本就不可能成功。

最近在网上留意到一个“杀鱼弟自杀”的新闻,看了相关的几篇新闻之后,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杀鱼弟曾经因小小年纪杀鱼而第一次上了新闻,然后杀鱼弟如今在即将成年的最后一年里因杀自己而第二次上了新闻,然后我就好奇他是否会创造奇迹第三次再次杀了什么而上新闻头条呢?假如他还能第三次上新闻头条的话,我希望他第三次杀的是像初次杀鱼一样杀死无知或愚昧。

杀鱼弟自杀未遂的新闻,最近备受关注,备受关注的原因是底层的不幸,又看到某些公司高管或创业者自杀的新闻,也略受关注,属于中层的不满,最后是明星名人们自杀的新闻,从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用叔本华的话来说,是上层的厌倦,用现代的话来说是欲求不满。

人性的,不理性的,所组成的是戏剧性的,每天都在上演,无时无刻,每分每秒。

此时此刻有人在哭泣,有人在欢笑,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有人死于默默无闻,有人死于轩然大波,还有人看起来虽然活着,但实际早就死了。

朋友说:一部电影,一本文学,即是一个人或多个人的人生,平时多看电影,多看书,可以纵览无数人的人生,无论那些人真实存在与否,都具有现实意义。

我补充说:无数部电影,无数本文学,其实只是从一个人或多个人人生中遴选出来的精彩片段,实际上的人生,并不全然如电影,文学所反映的那样。

是的。朋友说:那只是一部分,要将虚与实,美与丑,善与恶,所有的一切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虽然永远不可能有完整的存在。但那至少也是个美好的向往嘛!

就像这篇文章一样,我写不完整,也没有什么主题可言,更没有什么独到之处。随心,随性,随行,就好像一个人突然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样,说结束就结束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