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后,再无“联合国军“的军事行动,美国还敢说自己赢了?

林格说历史文化 2024-11-19 20:11:16

朝鲜战争后,再无"联合国军"的军事行动,美国还敢说自己赢了?

世人皆知,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大规模对外作战。当年,美军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率领十五个国家的军队跨过三八线,妄图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然而,让世界没有想到的是,这支号称"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节节败退。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直到今天,美国政客们仍不愿承认失败,甚至有人还振振有词地说"那是一场胜利"。究竟是什么让这个超级大国如此难以面对历史的真相?为什么自此之后,世界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军事行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美国的"联合国军"名不正言不顺

世人皆知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参与朝鲜战争,却鲜有人知这面旗号的背后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外交骗局。1950年6月25日,正当朝鲜内战爆发之际,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突然召集安理会紧急会议。当时的苏联常驻代表马立克因抗议联合国拒绝中华人民共和国接替中国席位而缺席会议。

奥斯汀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决议草案,要求以"联合国军"的名义介入朝鲜战争。此时的安理会中,除了南斯拉夫投了弃权票,其他到场的成员国都在美国的施压下投了赞成票。这一决议就这样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匆忙通过。

有趣的是,1950年7月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然而直到7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才收到各国组建"联合国军"的通知。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在联合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朝鲜南北双方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曾通过决议,宣布大韩民国(韩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但这一决议本身就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关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基本原则。

1950年8月的一天,联合国秘书处的一位职员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联合国的旗帜从未在任何军事行动中使用过,甚至连相关规定都没有。为了应付这一窘境,联合国仓促制定了一个决议,规定"联合国军"可以使用联合国会旗。

然而,这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在实际行动中,完全是美国一家独大。美军不仅掌握着指挥权,还控制着所有重要的军事决策。其他国家派出的军队,不过是美国用来装点门面的配角。比如,埃塞俄比亚派出的一个营的士兵,连步枪都没有配备齐全,完全依赖美军的武器供应。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支"联合国军"在作战期间,从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过任何行动报告。1951年2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谴责中国"侵略朝鲜"。然而,这项决议的投票过程充满争议。当时的印度代表就公开表示,这项决议将使和平谈判变得更加困难。

到了1953年,当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时,美国为了维护其在远东的军事存在,竟然单方面宣称"联合国军"司令部将继续存在。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更是遭到了许多会员国的质疑。直到今天,设在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仍然由美军将领担任司令官,这个机构早已成为美国在东亚军事存在的一个象征性外衣。

二、战场上的真实表现

1950年10月19日,美军第一骑兵师占领平壤后,麦克阿瑟向全世界宣布"战争即将结束"。然而,短短两个月后,这支号称"全球最强大的陆军师"就在长津湖地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美军第一骑兵师不得不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仓皇撤退,丢弃了大量军事装备。

从数据上看,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空前的军事力量。仅空军就出动了1040架最先进的战机,包括B-29重型轰炸机、F-86"佩刀"战斗机等。海军方面,美军调集了第七舰队的主力,包括5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和39艘驱逐舰。陆军装备更是令人咋舌,M46"巴顿"坦克、M4"谢尔曼"坦克以及各式火炮总计超过5000门。

然而,这些先进装备并未能阻止美军的溃败。1950年11月下旬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发起了著名的"围歼战"。美军第二师在顺川地区遭到重创,伤亡人数超过8000人,装备损失惨重。第二师指挥官劳伦斯·基恩少将不得不下令部队抛弃重型装备撤退,这支被称为"印第安师"的王牌部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更令美军难堪的是,在1951年元旦前后的第三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在汉城地区损失了大量人员和装备。美军第三师、第七师和第二十五师被迫放弃防御阵地,向南撤退。这次撤退中,仅美军就损失了155毫米榴弹炮127门、装甲车辆263辆、各种车辆1157辆。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军投入的军费高达67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倍以上。但这些投入并未带来预期的战果。据美国国防部的统计,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人数达到142195人,其中阵亡33629人,失踪7140人,伤残92573人,被俘8857人。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的盟国损失同样惨重。英国军队伤亡4281人,土耳其军队伤亡3216人,加拿大军队伤亡1557人。即使是派出少量部队的国家,如比利时、希腊等,也都付出了惨重代价。

到了1951年7月,美军已经完全失去了进攻的能力,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在随后的两年里,美军多次发起局部进攻,但都未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即使在拥有绝对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美军也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僵持局面。

1953年夏天,当停战协定即将签署时,美军第四十五师还在上甘岭地区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然而,这次进攻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让美军付出了巨大代价。这场持续43天的战役中,美军投入了近90万发炮弹,却未能突破志愿军的防线。这成为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行动。

三、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朝鲜战争的失利给美国带来了深远影响,直接导致了其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署后的第一个月,美国国务院就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与会者包括国务卿杜勒斯、国防部长威尔逊以及多位军方高层。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避免再次陷入类似朝鲜战争这样的军事泥潭。

这场会议之后,美国对"联合国军"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1954年,当法国在印度支那战场陷入困境时,美国曾考虑组建新的"联合国军"进行军事干预。然而,这一提议在国务院内部就遭到了强烈反对。时任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墨菲在一份备忘录中明确指出:"朝鲜战争的教训告诉我们,联合国的旗号并不能确保军事行动的成功。"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当英法两国提议组建"联合国维和部队"时,美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谨慎。最终成立的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与朝鲜战争时期的"联合国军"有着本质区别:它不具备进攻性作战能力,只能执行维和任务。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对军事干预政策的重新思考。

到了1960年代,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更是完全放弃了使用联合国旗号。1964年,当美国在东京湾事件后决定扩大对越南的军事干预时,国务卿腊斯克明确表示:"我们不会重蹈朝鲜战争的覆辙,联合国的框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国际形势。"

1961年刚果危机期间,美国虽然支持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但坚决反对赋予这支部队任何军事打击权。当时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史蒂文森在安理会发言时强调:"维和部队的任务是预防冲突,而不是进行军事干预。"这一立场与朝鲜战争时期形成鲜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也开始寻求新的合法性依据。1957年,艾森豪威尔主义提出后,美国更倾向于通过双边或者地区性组织来实现其军事目标。1958年黎巴嫩危机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行动就是以"应邀协助"的名义进行的,而不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到了1960年代末期,美国在处理国际危机时表现得更加务实。1968年,当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美国没有在联合国推动建立多国部队,而是选择了外交施压的方式。这种转变显示出美国已经认识到,军事干预并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最佳手段。

1970年代初,尼克松主义的提出更是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美国开始强调通过外交谈判和地区性安排来实现其战略目标,而不是依赖军事手段。这一时期,美国在联合国的军事提案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制裁和外交压力等非军事手段。

四、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深远影响

朝鲜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冲突时变得异常谨慎。1956年11月,第一支正式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埃及成立,其行动准则与朝鲜战争时期的"联合国军"有着根本性差异。这支部队身着蓝色贝雷帽,手持轻武器,只能在冲突双方同意的情况下部署,不得使用武力,除非遭到直接攻击。

1960年,联合国在刚果的维和行动(ONUC)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坚持维和部队不得介入该国内战。即便在遭到加丹加分裂势力武装袭击时,维和部队也只能采取最低限度的自卫行动。这种克制态度与朝鲜战争时期形成鲜明对比。

1964年,塞浦路斯危机爆发后,联合国维和部队(UNFICYP)的部署更是经过了详细的法律论证。安理会第186号决议明确规定,维和部队只能在希族和土族双方同意的情况下行动,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冲突再次爆发,而不是进行军事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1973年中东战争后,联合国在西奈半岛部署的第二期紧急部队(UNEF II)采用了更为严格的行动规则。维和人员必须保持中立,不得偏袒任何一方,甚至连巡逻路线都需要事先获得埃及和以色列的同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朝鲜战争教训的深刻总结。

1978年,联合国在黎巴嫩南部设立临时部队(UNIFIL)时,再次强调了维和行动的非军事性质。即使在遭遇武装冲突时,维和人员也被要求优先采取谈判和调解手段。这支部队的任务清单中明确排除了任何可能导致武力对抗的行动。

到了1980年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规模虽然扩大,但始终坚持"预防性部署"的原则。1989年,联合国在纳米比亚的过渡时期援助团(UNTAG)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支部队不具备任何进攻性作战能力,其主要职责是监督选举和维持社会秩序。

1991年,海湾战争虽然得到了安理会授权,但并未使用联合国旗号。多国部队采用了独立的指挥系统,这显示出国际社会对"联合国军"模式的普遍质疑。战后,联合国在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UNIKOM)的部署更是严格遵循传统维和原则。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和平纲领》报告中,正式确立了维和行动的基本原则:征得当事方同意、保持中立、除自卫外不使用武力。这些原则实际上是对朝鲜战争经验的否定,强调维和行动不应演变为军事干预。

联合国在索马里(UNOSOM II)的失败经历更加强化了这一认识。1993年,当维和部队卷入当地武装冲突后,造成严重伤亡。这一事件促使安理会重新审视维和行动的定位,进一步确立了维和与军事行动的严格界限。

五、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

朝鲜战争后,国际社会对军事冲突的处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4年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问题展开谈判时,与会各方特别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这次会议确立的分区停战模式,此后成为解决地区性冲突的重要参考。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亚非国家首次集体发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广泛认可,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重新思考军事对抗的代价。当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署就采用了多边谈判的方式,避免了可能的军事冲突。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处理,展现了国际社会的新思维。面对英法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联合国没有重复朝鲜战争时期的做法,而是通过紧急特别联大施加政治压力,最终促使侵略者撤军。这一事件开创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模式。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双方都极力避免军事对抗。肯尼迪政府没有寻求联合国授权进行军事干预,而是选择了外交斡旋。这次危机的和平解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朝鲜战争的教训。

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反映了各国对军备竞赛的警惕。条约谈判过程中,各方反复强调要避免军事对抗升级。这种态度与朝鲜战争时期的对抗思维形成鲜明对比。

1967年中东战争后,安理会第242号决议的通过过程显示出国际社会的新共识。决议没有授权使用武力,而是强调通过谈判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这种处理方式此后成为解决地区冲突的标准模式。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大国协调。当年,印巴战争爆发后,安理会的讨论就体现出各方对军事干预的谨慎态度。最终通过外交斡旋,避免了冲突进一步扩大。

1975年,《赫尔辛基最后文件》的签署,标志着欧洲安全合作进入新阶段。文件特别强调和平解决争端,这与朝鲜战争时期动辄诉诸武力的做法截然不同。同年,越南统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也没有重现军事对抗的场景。

1979年,中美建交谈判中,双方都充分认识到军事对抗的危害。谈判过程特别注重建立预防性机制,避免误判导致冲突升级。这种做法在此后的国际关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出现转机。双方在军控谈判中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这与朝鲜战争时期的零和思维形成对照。1987年《中导条约》的签署,就是这种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1991年波斯湾战争虽然爆发,但其处理方式与朝鲜战争有着本质区别。安理会在授权使用武力前,先尝试了经济制裁等非军事手段。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立即启动了建立地区安全机制的进程。

0 阅读:0

林格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