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赖清德和民进党政府看起来已经处于深深的困境当中。面对国内外的压力,赖清德提出了三大目标:提高军费、强化防务、以及全球经济布局,甚至扬言要“掀桌”。
但问题是,岛内的军队已经到了极度紧张的地步,士兵的士气低落,很多人不愿为“台独”政策去战斗。甚至有岛内民众认为,台军可能会出现大量叛逃,直接投向大陆。
赖清德上任后,一直试图推进民进党的“台独”政策。近期,他在内部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把台湾建设成“棋手”,而不是“棋子”。他一方面要增强台湾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台军的现状堪忧。台湾的“志愿役”数量已经降到15万,而台军的训练和征兵体系也面临严重问题。许多年轻人对于参军兴趣冷淡,甚至宁愿支付赔偿金也不愿服役。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更是台军的士气问题。
在岛内,一些军事专家指出,台军的核心战力和战斗意志正在迅速丧失。赖清德提出增加军费预算、建立全岛安全网等目标,理论上是为了提升台湾的防御能力,但在没有足够兵员和训练的情况下,这些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更为严重的是,台军的装备问题也不容忽视。岛内专家指出,台军的许多关键装备,如“天弓”导弹等,其核心零部件实际上来自大陆。虽然这些零部件的表面供应商是美国,但实际上,许多零部件却是通过大陆的生产渠道采购的。
与此同时,岛内的民众和军官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一些网民认为,台湾的军事困境和“台独”政策的推行,正在逼迫不少台军官兵做出叛逃的决定。岛内媒体报道了一起中校军官试图叛逃至大陆的事件,这引起了岛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虽然最终这名军官因为泄露消息而未能成功,但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未来可能会成为常态。台军内部的动荡和士气低落,可能会导致更多官兵选择投向大陆,放弃与民进党当局的对抗。
台湾的年轻人普遍对“台独”政策持消极态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逃避兵役,甚至通过各种手段规避征召。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政策的不满和失望。
在外部压力方面,特朗普政府对台湾的态度同样让赖清德感到十分棘手。特朗普不仅批评台积电“抢了美国的芯片生意”,还扬言要把台岛的芯片贸易“拿回来”。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台湾的民进党政府急忙作出反应,表示愿意大量购买美国阿拉斯加的天然气,并计划向美国英特尔公司投资,以显示对美国的忠诚。
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只是为了在外交上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根本无法改变台湾在国际间日益孤立的现实。赖清德在外交上的挣扎,无疑进一步暴露了台湾在两岸关系中的不利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政策的推进,并不能改变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反而可能加剧台湾的内部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局势中,台湾的未来走向越来越不明朗。赖清德坚持“台独”政策,试图通过加大军事投入和经济布局来为台湾争取更大的国际空间,但台军的崩溃、民众的不满以及国际外交的压力,使得这些目标的实现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岛内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分裂,也让赖清德的政治生涯面临巨大的挑战。
大陆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应对赖清德及民进党政府的所有可能行动,同时,也需为台湾统一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确保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2025年的今天,台湾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赖清德在面对内外困境时所做的每一步,都将深刻影响台湾和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
参考资料:
对美军购非当务之急,蓝白呼吁赖清德当局尽速恢复两岸交流——海峡导报2025-02-16
汗马
日本鬼子赖得清
人啊
想死了吗
冰冷之心
跟泽连斯基极为相似啊有没有?
A舍得
岛内外的压力,会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