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旧俗——呼和浩特地区汉族旧俗述略(1)
宁昶英
一个地区风俗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居民成份等,关系十分密切。
呼和浩特地区,因地处漠南阴山之下,自古以来,就是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场所,是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方。
明、清以来蒙、汉、满、回等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因而,民风淳朴、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俗习俗十分丰富复杂、多色多彩。
自清代以来,从山西迁来的晋民日渐增多,而相当数量又是从雁北地区迁来的,这样,塞北风俗就在多民族包容的特点上,又受到了晋民风俗的影响。
而多民族中,满族、汉族风俗习惯交融的特色又较为明显。而且,满族居住呼市新城,人口较多;汉族多居呼市旧城,人口占绝对优势。
这样,其风俗习惯对其他民族也不无影响。本文愿就汉族旧俗,述略如此:
古代男子三十而娶,二十而冠。清代以来,古丰州滩上却早婚成俗。“冠礼”(成年礼)也举行得比较早。
虽然由于文化落后,生活贫穷,当地居民淳朴实在,成年礼又举行得十分简单,不像古时中原人那么庄重、复杂,但其意义大体上相差无几。
一般居民,男孩子出生后,先要起个小名(即乳名),从师学艺或读书后,这才开始起大名(即官名)。到了二十岁,成年了,这才起个字。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塞北人,只有姓名,并无自称。农家子女,许多人连官名都没有。男孩子一般到了十二岁就圆锁。女孩子十三岁蓄发,到十五岁就可出嫁了。
那么,什么叫圆锁呢
圆锁之俗,早先在关外满族人家盛行,土默川居民圆锁之俗,已与关外殊不相同。
关外孩子过周岁时,姥姥家给孩子颈上佩上“长命锁”(实无锁,仅为拧在一起的彩线),到十二岁生日时即取掉。
而土默川居民有了儿子,到一周岁生日时,就把孩子寄在和尚名下作寄僧,作为在家出家的小沙门。
当日就把头发剃掉,成为光溜溜的和尚头。并且用红丝线并成粗线,穿上五至七枚铜制钱(即代锁),然后带在孩子脖子上,这就叫“挂锁”。挂锁的深意是祈求菩萨,用锁把孩子的灵魂拴住,锁住,勿使鬼怪作祟孩子,使其在神灵庇佑下健康成长。
孩子长到十二岁时,其父母要携上供品、箕帚、香楮之类,亲往当地就近庙宇,布施和尚。富有之家,有的要牵上一头牛,或一头驴;贫穷之家,一般要抱上一只肥鸡,赠给和尚。
届时,焚香叩拜神像,尔后把原系在小儿脖子上的红丝线取下,当场与香楮一并焚烧,和尚则一边手敲木鱼,一边口中诵念偈语,为小儿祝寿。
偈语念完后,令小儿手持其父母带来的扫帚,前去清扫殿阶,作一次普通弟子的劳动,算是在佛前尽诚。扫一会儿,和尚则从小儿手中将扫帚夺过,在小儿头顶上轻轻拍打一下,说:“快,早点回你家去吧,我这儿不要你了!”说完后,其父母就可将孩子领回家去了,这就叫“圆锁”。
圆锁后第二天,孩子父母还需到寺庙里去还愿,再次感谢菩萨,护佑他孩子已长大成人。圆锁还愿后叫“还俗”,从此,孩子就在凡尘中生活了。
要是某家生的不是男孩,而是女孩儿,一般就不举行挂锁之类仪式了,也不剃度,头发多剃成立丫小发辫。长到十二岁时,其父母把女孩儿领到寺庙中去,先向菩萨佛像敬香楮,然后登上梯子,从寺庙院墙上跳出去,这叫“跳墙”。
这一日,亲友们要为女孩子祝福,大家分别送来面圈儿(俗云面套套)、面丝、首饰、襦袴之类。其中,面套套用白面蒸成,为一圆形大套,直径为二尺左右,务必能从小女孩头上套下而不致碰断。
做得精致的面套套,上面还要捏上龙凤花鸟等图案,点上红绿鲜色。姥姥、舅舅、姨姨家一般都馈赠面套套,重的有达二十多斤的。主人家则备上酒肴款待来客。
在吃午饭前,姥姥要为女孩儿套面套套(若姥姥亡故,则由妗妗去套)。套时,还要念着女孩儿的名字,即兴编成祝歌。如:“头上套,脚下抹,xx能活一百八!”等等。
女孩子虽然不曾挂锁,但只要举行过套面套仪式的,孩子就算圆了锁。第二年,圆了锁的女孩就可蓄发了。
圆锁是一个复杂的成年仪式。男女形式之别,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男孩到寺庙中去圆锁,反映了佛教对生活的干预。
女孩由母家人去套面套、主持圆锁仪式,是母系社会遗风的痕迹。跳墙之举,可能为古时女子私奔的模糊记忆。而圆锁本身,则是相信神灵、相信灵魂存在思想的反映。
后来由于战乱频仍,寺庙倒塌,僧员还俗,佛门不振,男孩不再到寺庙中去圆锁,也与女孩圆锁之仪相合。
圆锁之仪,至今在当地农村仍十分盛行,不过形式已大大简化。有的人家,只为贺客吃顿油炸糕,算作对孩子长大成人、步步升高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