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沙漠治理都是一个困扰世界多国的难题之一。
光是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漫天黄沙,都足以让不少人为之郁闷。
不说环境恶劣所带来的问题,就光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够人为之头痛。
但在遥远的青海地区,有片被称为“荒滩”的无人之地却依靠着光伏的治理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光伏对沙漠的治理功效,还种地养羊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那么,这种堪称“逆袭”式的荒地治理,究竟是如何上演的呢?
恶劣的荒漠
塔拉滩坐落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那儿的山大约有3000米高。
这片地方以前基本没人理睬,沙漠化程度极高,再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匮乏的资源。
使得塔拉滩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人区”。
高寒、干旱、强风沙,这些关键词足以勾勒出塔拉滩的生存图景。
再加上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本身就对人体有很大影响,配上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
使得这里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严重,任谁看了都要忍不住摇头。
而且在当地沙尘也较为常见,风力有时都能强到能吹走石头,对那些脆弱的植物更是造成很大破坏。
在这种境况下,活下去都挺难的,更别提发展了。
但在2012年,塔拉滩突然开启了一场名为光伏发电园区的建设。
当时这一建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当地的能源不足问题,并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彼时,“双碳”目标尚未成为全球共识,光伏发电也远未像今天这样普及。
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搭建大型光伏电站,挺有挑战的,每一步都得面临资金、技术、人力的考验。
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施工?如何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如何克服强风沙对光伏板的损害?这些都是项目团队必须面对的难题。
想要在塔拉滩搭建光伏电站,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固好光伏板。
为了稳固光伏板不被大风吹跑,工程师们决定在板边种上草,让植物的根把沙土固定住。
并且经常性的对光伏板进行清洗来保持它的发电效率,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意外地启动了一个“蝴蝶效应”。
光伏板像一把大遮阳伞,给底下的植物挡住了直射的阳光,帮助减少了水分流失。
而冲洗光伏板的水又能给植物补充水分,在光伏板的保护下,塔拉滩的沙漠开始慢慢变绿。
曾经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竟然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绿色。
根据数据显示,与2011年相比,塔拉滩地区的平均风速降低了50%,水土蒸发量降低了30%,植被覆盖率恢复到了80%以上。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仅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反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效益。
而塔拉滩的生态变化,其实也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有点像水滴汇成江河的感觉。
光伏板、草籽、水,这些看似普通的元素,在特定的环境下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了远远超出预期的结果。
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生态修复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植被的恢复,杂草疯涨的问题也随之出线,这些野草不光让太阳能板发电不那么给力。
还可能引发火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就在大家犯愁的时候,一个新点子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光伏羊”模式
对于青海地区的牧民们来说,牧场草质变差和饲料短缺一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而光伏园区内茂盛的草地,正好为羊群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于是项目团队和当地牧民商量好后,决定让牧民的羊儿在光伏园区里溜达放养,也就衍生出了所谓的“光伏羊”模式。
而“光伏羊”模式的出现,可谓是一石二鸟。
一方面,羊群吃掉了过剩的杂草,控制了草地的高度,消除了火灾隐患。
羊粪自然转化为肥料,滋养了草场,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
更重要的是,“光伏羊”模式为当地牧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牧民不仅能省下买饲料的钱,还能在光伏园子里打零工,比如擦光伏板、看管草地,多赚点零花钱。
“光伏羊”并非简单的“羊吃草”,而是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生态恢复和经济进步巧妙结合。
各方都得到了好处的双赢局面,这种做法挺管用,给其他地方提供了学习的样本。
对于当地牧民来说,“光伏羊”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过去,牧民们为了寻找牧草,不得不四处奔波。
如今,他们可以在光伏园区内稳定放牧,同时还可以参与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工作,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
顺带着原本光伏发电的项目也得到了顺利实行,为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供电。
甚至还能外输到其他地区,为我国能源领域方面提供了不小的便利,足以见得这项举措所带来的好处有多么的大。
随着技术进步和模式优化,塔拉滩模式有望在更多领域展现其价值。
越来越多的地方沙漠在以后也会像塔拉滩那样,逐渐变好重新布满绿植,让地面重新“由黄变绿”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