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之:成化斗彩瓷器的制作过程

中历鉴定 2018-11-06 12:57:24

斗彩是指釉下彩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饰工艺。斗彩虽创始于明代宣德年间,但此一时期的斗彩却实属罕见,明成化是斗彩最受推崇时期,此一时期的斗彩是他的盛行。

根据珠山御窑联合考古队在珠山御窑遗址中成化斗彩碎片发现,成化斗彩分三阶段烧造完成。其一,先用青花勾画轮廓制成瓷,其二,在轮廓内填入釉上彩,成化斗彩器物大多使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也有褐彩与紫彩但仅在少量器物上出现,在这五类彩的基础上,根据色泽深浅又可细分为11种颜色,即褐彩、矾红彩有:浅红、深红、暗红、绿彩有:苦绿、大绿、水绿、黄彩有:嫩黄、古黄、紫彩有:葡萄紫、赭紫。在第二阶段堆填以黄、绿彩为主,还有除红彩以外的其它色彩,填好彩后入炉烤烧;其三,第二次出炉后,再以矾红彩填画入炉烘烤,至此方成。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在三次入炉烤烧出来后,每次都会经历一次严格挑选,把不合格品种打出敲碎,把合格产品再进行下一步骤,根据御窑遗址出土残片看,第一次青花入炉成功率最高,其次为第二次黄绿彩,最难把握的是第三次矾红彩烧造,合格率低。这与底温釉的烧造温度不好撑控有关。

斗彩婴戏图杯 

釉上彩为低温色釉,在化学方面成化斗彩釉上彩绘,主要以含铜、铁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为呈色剂,为了降低烧成温度和增加颜色在瓷器表面的附着力,会根据不同呈色需要按不同比例配制,掺入铅氧化物作为助熔剂。与传统低温色釉不同的是,为了适应釉上彩的某些工艺还会加入一些氧化钾,加入量不多。

明嘉靖斗彩灵芝纹盘  

斗彩瓷器在色釉上会加入多少色料,彩用多种矿物在此不做深讨,他复杂的构图设色与点彩、覆彩、染彩、填彩技法暂且不说,单从入炉三次的烧造过程与成品率低的不易,也可看出此类器物的珍贵,不然前些年的拍卖会上成化斗彩鸡缸杯也不会以2.88亿的高价成交,可见此种彩瓷的难能可贵。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