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露思参与的综艺《小小的勇气》播出后,多个热搜话题引发争议:#赵露思承认对生命没有敬畏##赵露思称不被父母偏爱#等片段被网友质疑“卖惨”。节目中,她向农村夫妇诉说明星职业的艰辛,却遭网友反问:“日薪208万的‘惨’,普通人配共情吗?”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近年来,明星“卖惨叙事”的魔力正在消退。从早年“手指划破全网心疼”,到如今“卖穷卖惨遭群嘲”,公众态度为何发生180度转变?
分析原因可以有3点:
收入鸿沟刺破“惨”的滤镜国内顶流明星一部剧片酬动辄上亿,腰部演员年收入也远超普通白领。王传君曾自曝“卡里只剩100万心慌”,却被网友讽刺:“这分明是凡尔赛式卖惨。”当明星哭穷时,公众只会想起偷税漏税的8亿罚单、日薪208万的行业潜规则。
社会情绪转向务实主义疫情后经济下行,普通人面临裁员、房贷压力,对“明星卖惨”的容忍度骤降。网友直言:“我们连加班费都要计较,凭什么要同情年入千万的人‘不容易’?”
行业失德击碎信任根基从艺人偷税漏税到选秀乱象,娱乐圈的“高高在上”早已引发众怒。公众意识到:明星的“惨”往往是“既要名利又要同情”的精致利己,而非真实困境。
最后想说,或许真正的“勇气”,不是对着镜头哭诉,而是接受职业选择对应的代价——就像普通人不会因为加班抱怨人生,明星也不该把高收入包装的“惨”强加给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