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代远觉得他小改当排长,不是很高兴,打仗消灭一个营,恢复原职

北风得失 2025-04-17 11:30:35

在新中国成立那会儿,有不少的开国将校,他们年纪轻轻,也就十几岁的样子,就投身到了革命里头。经过革命的锻炼和打磨,他们一步步成长,最后都变成了特别厉害的指挥员。

今天说说一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老一辈红军战士,陈复生的故事。陈复生这个名字,或许在很多人耳中并不响亮,但他却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英雄。他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无数风雨的变迁。虽然陈复生不像那些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那样名声在外,但他的事迹却同样感人至深。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陈复生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从未放弃过对革命的信仰和追求,始终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他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默默无闻的老红军,陈复生。他的经历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1911年那会儿,陈复生在江西吉安呱呱坠地,家里件挺苦的。他小时候给人当过学徒,这段经历倒是让他长了不少见识,还加入了工会。那时候的他,革命是啥概念还不清楚,但就晓得有人给自己撑腰。这小子从小调皮捣蛋,连他舅舅这个有钱人都没放过,还跟人家斗过。

四一二事件过后,他老家来了一支十几人的红军小队,开始带动农民动起来,搞了个农民协会。小孩子要是不到13岁,就能进儿童团;要是不到23岁,就能加入少先队;满了23岁的,就能进红军小队了。那时候他16岁,就成了少先队员。他们的事儿挺直接,就是每周六晚上聚在一起,去收拾那些地主老财,后来他还当上了少先队长。

后来,村里要成立个独立营,用的方法是抓阄,谁抓到谁就得去。他挺幸运的,没被抓中,但最后却替别人去了。他自己说,是因为被当地的地主给吓唬了,说让他老实点,不然以后有他好看的。说实话,他心里有点怵,一咬牙,就走了。就这么着,他的命运给转了个弯。

1930年的时候,他呆的那个独立营被并到了红5军的特务营里头,然后让他去做了连长。不过军团里的政委滕代远,瞅着他年纪轻轻的,个子也不高,就改让他去当排长了。他当时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觉得自己也没犯啥错啊,咋就给降职了呢。但他也没多说啥,想着还是得靠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不久后,在一次打仗的时候,他带着一个排的人马,把敌人的一个整营给打垮了,不仅如此,还顺手把对方的营长给逮住了。

从打仗的实力上讲,一个排要打垮敌人一个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偏偏就这么巧,那个营落单了,他们正在找大部队呢,结果就撞上了他带领的队伍。那时候,敌人正躲在两座山的山沟里歇脚。他瞅了瞅四周的环境,心里有了主意,决定来招“空城计”,让敌人误以为自己被大军给围了。结果,他们靠智谋成功地把敌人那一个营给活捉了。

滕代远听到这事后,觉得这人确实挺有本事,于是就重新让他当上了连长。

他当兵的经历挺特别的,没当过班长,一跃就成了连长。因为年纪小,还临时转去拍照了。后来,他只当了一个星期的排长,又回到了连长的位置上。

按理说,他在这个年纪就当上了连长,以后打仗时应该官越当越大,但事实并非如此。后来他转去做了红三军团保卫局的侦察科长。到了1934年,他又变成了团特派员,接着还做过师特派员。

很多人对特派员的职责不太清楚,那时候,不论是团里还是师里,都会设特派员这个职位,他们的级别跟团长、团政委是一样的。师里的特派员呢,跟师长、师政委级别也相当,军政的主要领导是管不到特派员的,特派员只听保卫部队头儿的指挥。

换句话讲,他在红军那会儿,做到的最大官就是师特派员。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变成了军区供给部的副政委,还有军分区的政委,以及师政委。他自己常说,后来当的官,都没超过红军时候的那个最大职位。

解放后,我去了公安部上班,那会儿没赶上评级和授军衔的事儿,就在公安部里干到了处长,后来还升了副局长,算是个副厅级干部。

0 阅读:21
北风得失

北风得失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