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张良讲道,陈平讲术,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大智慧与小聪明的区别。
张良所出的计谋主要是战略上的,方向性的,讲的是战场的规律,分析的是人性的规律,张良的谋略,让人更加舒服和容易接受,因此获得后世推崇,被称为“谋圣”。
陈平的计谋是解决具体问题,处在“术”的层面,欺骗指向性大,陈平为刘邦所献的“六奇计”如:巧施反间,计除范增;金蝉脱壳,脱险荥阳;潜蹑帝足,请封齐王;穷寇宜追,灭楚垓下;伪游云梦,智擒韩信;借力阏氏,解围白登。大多是阴谋诡计,尤其是除范增、用女子脱险、擒韩信这样的计策,真是阴毒得很,让人不适。虽然这些计谋都在危机的时候帮刘邦化险为夷,直接扭转了战争的成败,让并不受人推崇。
二是品德层面。张良忠孝,对国家、主君忠诚,爱惜民力,淡泊名利。而陈平盗嫂受金,三姓家奴,贪慕权贵。
张良前期一直在复韩复家,是对国家的忠诚。直到韩王成被杀,他才来到刘邦身边,与主君刘邦经历许多的困险,为之出谋划策,九死一生,是对主君的忠心。他用计谋兵不血刃获得战争胜利,让伤害最小化,战后一系列安民举措,是爱惜民力。张良对人对事都很有君子之风,淡泊名利,高位时急流勇退,独善其身,在现代人看来有点缺乏担当,但在古人眼中却是“人生有度,过则为灾”,他不留恋权位的人生态度非常契合古人对于理想文臣的设想,这样一个人,自然会得到史家文人的推崇。
而陈平在家乡就传出盗嫂受金的事件,对他的名誉打击非常大,之后陈平还先后从事魏王、项羽、刘邦。汉开国后,陈平也非常的务实,处事圆滑,又经历了汉初三个领导:刘邦、吕后、刘恒。陈平具有高明的处事之道,官至宰相,最后还灭吕安刘,但未尝不会让人感觉他贪慕权贵、投机取巧,总之陈平不符合理想文臣的设想,但历史上能做到陈平这样既能谋国又擅长谋身的人太少了,可见陈平的智慧。
解释得太好了[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