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培土避开三误区,甘薯块根膨大快过预期
在广袤的平原之上,甘薯的种植是一项充满智慧与心血的农事活动。甘薯,这种富含营养的作物,其块根的膨大程度直接影响着产量与品质,关乎着农民的收益。而培土,在甘薯种植过程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但是在这片平原上,很多人却在培土环节陷入了误区。
先来看一种常见的误区——培土过晚。想象一下一片平原上,甘薯苗已经开始茁壮成长,但是培土的时机却被推迟。正常情况下,在甘薯生长前期就要适时进行培土,一般在定植后的一个月左右就应该开始首次培土。如果在苗已经长得很高,块根已经开始初步发育甚至有一定膨大后才培土,就好比给一个已经开始找地方扎根生长的树根在后期才大动干戈地调整土壤环境。研究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甘薯块根的正常膨大会受到明显抑制。正常按时培土的甘薯田块,块根膨大率在生长中期可达到初始大小的30% - 40%左右,而培土过晚的田块则可能只有15% - 20%。
而且,培土过晚还会伴随着另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甘薯块根的损伤风险大增。因为此时甘薯块根已经在土壤中占据了一定空间,在培土过程中,操作难度增大,很容易造成块根的机械损伤。据不完全统计,这种由于培土过晚带来的块根损伤率会达到10% - 15%,而在正常培土的田块中,这种损伤率低于5%。损伤后的块根容易感染病菌,引发诸如黑斑病等一系列疾病,进一步影响产量。
再看看培土过深这个误区。在平原的一些土壤较为松软的区域,有些种植户认为深培土能让甘薯长得更好。他们在培土的时候,大把大把地把土堆到甘薯苗周围。然而,过度的深培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甘薯块根在生长过程中对氧气和湿度要求较为严格。当培土过深,达到30厘米以上时,块根生长空间的透气性会大幅下降。正常培土深度在15 - 20厘米左右,在这个合适的深度范围内,土壤的透气性可以让甘薯块根的细胞呼吸顺畅地进行。而在培土过深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可能只有下层正常的60% - 70%。这就好比一个人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呼吸会变得困难。
这种情况下,甘薯块根的膨大速度会变得很慢。实验数据表明,在合适培土深度的田块,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甘薯块根的总体积能增长到初始大小的8 - 10倍左右。而培土过深的田块,块根总体积增长可能只有5 - 7倍。这意味着产量会大打折扣,每亩地的产量可能会少几百斤甚至更多。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误区就是培土不均匀。有的平原地区,由于地形或者种植习惯的原因,培土时出现了高低不平、薄厚不一的情况。有些地方的土壤覆盖在甘薯根部很薄,而有些地方却厚厚的土层几乎要将甘薯苗完全掩埋。在培土薄的地方,块根可能会因为暴露在空气中而干枯,或者因为养分供应不足而无法正常膨大。对比在培土均匀的田块,不均匀培土田块中甘薯块根的大小差异非常大。均匀培土田块中,80%以上的块根能达到正常的膨大标准,而不均匀培土的田块可能只有50% - 60%的块根能正常生长。
对于在平原上种植甘薯的农户来说,要避开这些培土的误区。在培土时间上,一定要把握好节点,按照甘薯的生长周期,在合适的阶段如幼苗期、块根膨大初期等进行培土。培土的深度也要适中,严格控制在15 - 20厘米这个最佳范围。并且,在培土过程中,要做到均匀细致,确保每一株甘薯的根部都能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总之,平原上的甘薯种植需要精准的培土操作,避开培土过晚、过深和不均匀这三个误区,这样才能让甘薯块根快速健康地膨大,迎来丰收的季节,让这片平原充满甘薯满仓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