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肖雄”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之人的第一直觉或许都会认为这是个男孩的名字。
实则不然,肖雄为女性,她在影视事业方面贡献卓著,堪称优秀的事业女性。
肖雄为了影视事业,放弃了自己亲手打造8年的小家庭。
如今年过半百的她,至今还是单身一人。
1.
1982年,肖雄的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著名导演丁荫楠向她发出参演电影《逆光》的邀请,在该影片中,她将饰演女主角——造船厂女工徐姗姗。
这是一个内心戏极其丰富的角色,需要演员展现出双重性格:外表平凡却内心善良,自尊心强却又有些自卑。
肖雄凭借着对角色的精准把握和细腻的演绎,成功地将徐姗姗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在拍摄《逆光》之际,另一部电视剧《蹉跎岁月》亦向肖雄递来橄榄枝,邀其饰演女主角。
不同于当下影视圈的规则,彼时的演员为确保拍摄质量,一般不会同时接拍多部作品。
但对于肖雄来说,出演《蹉跎岁月》女主角的机会弥足珍贵,她不想轻易放弃。
为了兼顾两部戏的拍摄,肖雄积极与丁荫楠导演沟通,最终得到了导演的理解和支持。
《逆光》剧组尽量将她的戏份集中拍摄,而肖雄则在两地之间奔波,所有产生的额外费用都由她自己承担。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敬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在《蹉跎岁月》中,她饰演的杜见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3年,肖雄凭借这一角色荣获了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达到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从默默无闻的工厂车工,到家喻户晓的金鹰奖最佳女主角,肖雄的演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
1985年,肖雄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蹉跎岁月》中的男主角郭旭新、女配角赵越一同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干部专修班。
唐国强、姜黎黎等与肖雄成为了同学,为期两年的专业学习征程就此拉开帷幕。
有人曾劝她,与其浪费两年时间进修,不如趁着年轻多拍几部戏。
但肖雄却认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积累,是为了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她相信,这两年的学习,将为她未来的二十年带来更大的收获。
1958年9月11日,肖雄出生在上海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
父亲为归国华侨,母亲是知识女性。他们为女儿取名“肖雄”,冀其怀男子般的抱负与勇气,不为女性身份所缚,勇破世俗樊篱。
父母的期许,如同颗种子,深深地埋藏在肖雄幼小的心灵深处。
肖雄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对艺术充满了兴趣。
在小学阶段,她经常流连于少年宫,沉浸在舞蹈和声乐的世界里,成为同学们艳羡的对象。
然而,看似美好的童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由于家庭成分问题,肖雄时常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歧视和不公。
那件蓝色毛衣的故事,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她的记忆之中。
为了参加外宾演出,母亲带着她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才买到一件合身的新衣。
然而,第二天,老师却以“出身不好”为由,将她拒之门外。
年幼的肖雄无法理解,委屈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她哭着质问母亲:“你为什么要找一个这样的爸爸给我?”
母亲的泪水,更让她体会到现实的残酷。
这段经历,在肖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她明白了,想要在这个世界立足,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从此,她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中学时,肖雄参与了上海话剧团于青年宫开办的朗诵班。
诗词的韵律和情感,深深地吸引着她,朗诵也成为了她一生挚爱的艺术形式。
在与诗词的朝夕相处中,她渐渐培养出一种独特的文艺气质,身上散发着文人墨客的雅致,对生活充满了诗意的向往。
朗诵,不仅仅是她的爱好,更成为了她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高中毕业后,肖雄并未即刻踏入演艺圈,而是被分配至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担任车工一职。
这份与艺术毫不相关的工作,并没有磨灭她对表演的热情。
在工厂的喧嚣中,她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渴望,并默默地寻找着机会。
1977年初,命运的转机出现了。
肖雄偶然获悉上海青年业余话剧团正在招收学员,她当机立断地报了名。
儿时的舞蹈和声乐基础,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很快便适应了话剧的学习,并展现出惊人的进步速度。
话剧表演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角色的性格和情感,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对于缺乏经验的肖雄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虚心向剧团里的前辈请教,认真观摩他们的排练,并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练习。
她对着镜子,一遍遍揣摩角色表情,反复练习台词的语气语调,力求每个细节臻于完美。
肖雄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1978年,她被破格录取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也正式开启了她的职业演艺生涯。
从工厂车间到话剧舞台,肖雄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华丽转身。
1979年,21岁的肖雄迎来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他们在相爱》。
在这部影片中,她挑战了一个比自己实际年龄大得多的角色——一位三十多岁的眼科医生苏毅。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她凭借着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苏毅成熟稳重、知性优雅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钱江在选角时,曾对肖雄的年龄表示过怀疑,但最终被她的演技所折服。
在镜头前,肖雄身上散发出的知性与文艺气质,完全掩盖了她21岁的青涩,反而更贴近角色的设定。
与著名演员达式常的合作,也为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初登银幕的成功,并没有让肖雄停下前进的脚步。
她继续接拍了《山重水复》《苦果》等影片,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积累表演经验,为未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1983年,25岁的肖雄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忽略爱情。
经人介绍,她结识了一位儒雅博学的青年,并被他深深吸引。
肖雄对爱情的态度一如既往的主动和勇敢,她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青年的好感,并积极地展开追求。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段婚姻,对于肖雄来说,是生命中一段美好的插曲。
她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中,享受着爱情的滋润。
然而,演员的职业特性,注定了她无法像普通妻子那样,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庭上。
常年在外的拍戏生活,使得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也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1985年,肖雄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这让她与丈夫的相处时间更加有限。
虽然她努力地平衡事业和家庭,但长时间的分离,以及拍戏过程中难免的与异性演员的亲密互动,让丈夫感到不安和不满。
他希望肖雄能够减少拍戏,将重心放在家庭上,并早日孕育孩子。
而对于肖雄来说,表演是她毕生的追求,她无法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她也渴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并非是以牺牲事业为代价。
她曾试图与丈夫沟通,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但最终未能达成共识。
在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肖雄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结束这段八年的婚姻。
她深知,与其勉强维持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不如各自放手,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离婚后的肖雄,并没有消沉,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她热爱的演艺事业中。
她陆续出演了《鸳鸯楼》《最后的贵族》《天堂回信》等多部影片,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拍摄《最后的贵族》时,她还跟随剧组前往美国拍摄,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经历。
在美国期间,肖雄并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将所有时间都花在研读剧本上。
她更愿意走出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将这些体验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虽然导演谢晋曾对她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表示过担忧,但肖雄却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角色,才能将角色演绎得更加真实和生动。
离婚后的肖雄,追求者众多,其中不乏条件优越的男士,甚至还有一位美籍教授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肖雄最终都拒绝了。
她坦言,自己并非一个适合婚姻的人,她更享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她热爱的艺术事业中。
近年来,肖雄逐渐淡出影视圈,但她对艺术的热爱却从未消减。
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朗诵事业中,在各大舞台上展现着她对诗歌的理解和热爱。
她认为,朗诵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在朗诵的过程中,她能够与诗歌的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够深入地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并将这些感悟传递给观众。
她尤其喜欢朗诵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例如《陋室铭》《当你老了》《母亲》等,这些作品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除了朗诵,肖雄也积极参与其他艺术活动,例如回部队为战士们演出。
作为一名军人,她始终保持着对军队的热爱和对战士们的关怀。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为战士们带去欢乐和鼓舞,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如今,64岁的肖雄,享受着正军级待遇,生活无忧。
她没有子女,也没有伴侣,但她并不感到孤独。
她将艺术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将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其中。
在艺术的世界里,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也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肖雄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充满了挑战和抉择。
但她始终坚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