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在晚明,他形成了以自己为代表的华亭派,其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文人画创作影响深远。
董其昌书写《大唐中兴颂》时正值50岁,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正处于创作的高峰期。当时,有好友携带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的拓片前来鉴赏,由于此碑遥远,董其昌无法亲自前往拜读,便抄录了一通以作纪念。同时,董其昌还收藏有赵孟頫的名画《山谷浯溪读碑图》,他便将题诗一并送给友人。董其昌在完成此作后直言:“颜鲁公真书,余以行体录之。”这体现了董其昌对颜真卿书法的深厚情感和对自己书法的自信。
二、作品内容《大唐中兴颂》系唐代大诗人元结所撰,由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用楷书大字所写,镌刻于湖南浯溪的崖壁上,是一篇勒石诛乱、纪功颂德的碑文。董其昌此作用行体抄录了颜真卿的楷书碑文,全文包括《大唐中兴颂》的原文、两篇跋语及一首长诗。主体部分约为三张纸拼合而成,全篇共120行,内容详尽地叙述了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兴历程。
三、艺术特色书体转换:董其昌以行体抄录颜真卿的楷书碑文,这种书体的转换不仅展示了董其昌高超的书法技艺,也体现了他对颜真卿书法的深刻理解和再创造。
笔法严谨:董其昌在行书中适当地吸收了颜真卿的外拓笔法,并强调中锋的使用,使作品散发出淡淡的篆籀之气。同时,他也借鉴了二王行书的温雅清瘦,入笔变化无穷,整体上却又不着痕迹。
气息浓郁:此作笔力弥漫,真气缭绕,秀雅而不失厚重,无一处懈怠。全篇行距与字距都比较大,给人一种疏朗的温雅之气。起笔处初看极其含蓄,细观又仪态万千,笔画饱满、神完气足。
节奏变化:董其昌在书写过程中,随着文意的起伏,笔速也有所变化。至“有国无之”几字时,笔速加快,行中带草,至结尾时情绪复归稳定,但手下更加轻松自在。这种节奏的变化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生动自然。
四、历史价值董其昌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不仅是他个人书法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明代书法、文人画以及“南北宗”论的重要资料。此作原迹藏于香港虚白斋,历经数百年而保存完好,足见其珍贵程度。
董其昌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是一幅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董其昌个人书法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也为我们研究明代书法、文人画以及“南北宗”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