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冯小刚导演的新片《抓特务》杀青。
这部影片由雷佳音和胡歌主演,讲述40年警察与特务的宿命纠缠,看点颇多。
但就在电影杀青之际,两位主演粉丝却陷入了“撕番”大战:
胡歌粉丝认为《抓特务》是“双男主”,一番应该在胡歌。而雷佳音的粉丝则认为,雷佳音是大导冯小刚御用的男主角(二番),一番应该在雷佳音。
两家粉丝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最终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互爆隐私的地步。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去年暑期档的另一部热门电影——《封神第一部》。
该片原本以商纣王妲己为主线,姬发协助西岐对抗殷商。但在宣传过程中,主创团队却将姜子牙放在了主要位置,引发了大量网友质疑。
尽管《封神》的制作方回应称姜子牙是“领衔主演”,但这一解释并没有平息观众的怒火,反而让“撕番”事件更加严重。
两部电影都因为“番位”问题引发了热议,也从侧面反映出影视圈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
那么,“番位”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呢?为什么它会成为粉丝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又该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呢?
所谓“番位”,就是指在影视作品中演员出场顺序的排名。一般来说,“番位”越高,说明演员在作品中的地位越重要,戏份也越重。
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番位”通常按照资历和名气来排序,比如主角、配角、客串等。
然而,随着流量时代的兴起,明星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番位”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有时候,明星们会为了争取更多的戏份和曝光度而进行激烈的“番位争夺战”;
有时候,制片方也会为了平衡利益和关系而故意调换“番位”;
还有时候,粉丝们也会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偶像而在网络上展开激烈的“撕番大战”。
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和行业规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影视圈的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原则。
在这个行业中,明星们的收入往往与他们的“番位”直接挂钩。因此,“番位”越高,意味着明星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和资源。
同时,“番位”也决定了明星们在作品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比如,作为主角的明星通常拥有更大的决策权,能够对剧情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而作为配角或者客串的明星,则往往只能按照剧本演出,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此外,“番位”还关系到明星们的面子和形象。在公众眼中,“主角”通常代表着更高的地位和荣誉,而“配角”则往往被视为陪衬或者绿叶。
因此,对于明星们来说,争取到更高的“番位”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和资源,还意味着更好的声誉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么,为什么近年来“撕番位”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呢?
这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明星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地位和形象,不惜为此付出一切代价;
二是影视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制片方为了平衡利益和关系,可能会故意调换“番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明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当然,这些只是可能性的原因,具体的情况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那么,面对“撕番大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任何行业中,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正视竞争的存在,而不是一味地抵制和打压。
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规则和机制,以确保竞争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影视圈中,这套规则和机制应该包括对“番位”的定义、对明星收入的分配以及对作品质量的监督等方面。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明确的标准和指标来衡量“番位”的高低,比如演员在作品中的戏份比例、台词量、镜头数等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明星们的收入与他们的“番位”相匹配,同时也兼顾到他们的贡献和付出。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作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明星们的竞争不会损害到观众的利益和体验。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到明星们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空间。
毕竟,“撕番大战”虽然看似是一场简单的权力游戏,但实际上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人性和情感。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明星们足够的理解和关怀,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竞争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用户75xxx52
胡歌不在乎这些,没必要吵
viva 回复 02-19 22:08
雷佳音也不在乎!所以也不必要吵
CSR
胡歌是演员,不是流浪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