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刺客”可真不少,随随便便就可能被刺的“身负重伤”,近日来自四川的一名女士去大巴扎旅游就遇到了干果刺客,买了一点就被要了9800元。
事情发生在乌鲁木齐大巴扎,这座集市以浓郁的新疆风情闻名,干果、花茶摊位鳞次栉比,一名游客想买些玫瑰花茶和枸杞带回家做纪念,便走进一家干果店。
她问店员:“玫瑰花茶多少钱”,店员笑眯眯答:“原本6块,给您打个对折就要3块”,她心想,三元一斤的价格挺实惠,便又挑了些胎菊和枸杞,总共几小袋。
结账时,店员却报出9800元的账单,她当场愣住,觉得这一些小干果怎么可能这么贵。
后来一问才知,店员说的“三元”是一克的价格,而非一斤,500克为一斤,3元一克就是1500元一斤,胎菊、枸杞也按类似标准计算,简直堪比黄金。
她买的几小袋加起来不过几斤,价格却近万元,女子气愤地说:“这也太离谱了,我们去旁边看的胎菊一斤也就几十,看起来品质上也差不多”。
可老板态度强硬,觉得自己店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没有任何问题,游客要求退货,老板一口拒绝,买了就不能退。
她当即拨打110报警,并联系市场监督部门,执法人员到场后,一位穿黑衣的市场监管员却说,这是买卖自愿,不算强买强卖,有欺诈就退钱,但这没欺诈。
帽子叔叔也询问女子到底有没有问清楚价格,女子这也是真的慌了,既然是说自己问清楚了,那么这件事情确实不在帽子叔叔的职权范围。
但女子觉得货还在柜台上,她还没拿走,总该能退吧,有关人员却说:“实体店不是网购,没七天无理由退货”。
游客气得质问:“几千块的菊花茶,你们觉得合理”,可对方似乎认为她无理取闹,建议她拨打12315投诉了事。
游客将遭遇发到网上,标题醒目:“大巴扎干果店坑人,9800元花茶,劝大家别买”,视频里,她细数按克报价的“套路”,并对部分人员的态度表示失望。
网友看后纷纷炸锅,觉得这种店在敢不敢这样“骗”当地人,还要3块钱1克,想抢外地人的钱直说,不要明摆着坑人。
新疆文旅评论区也热闹起来,新疆的热心网友也纷纷为家乡发声,希望当地部门赶紧重视起来,不能让这样一家店破坏了游客美好的印象。
舆论发酵后,干果店老板坐不住了,主动联系游客,态度大变,他在聊天中说:朋友,事情可以商量,前期货款退了,后面的货不喜欢也退,先把钱退给您了。
还表明自己是实在人,欢迎她再来新疆,到时候可以来他们家里做客,要亲手给女士做“歹歹(厉害)”的手抓饭吃。
女士也十分善解人意,她大方的感谢了商家的退款,还表示自己本身,也只是想退掉部分不想要的货,还夸赞老板的货品好,后面会做情况说明。
两人是越聊越愉快,后面女子主动要求和解,并且下架了之前的视频,店主也说两人以后也是朋友了,后面女子来新疆店要主动当导游,最终,女子终于收到2999元退款。
女子也发视频感慨,感谢网友声援,也谢谢当地领导积极解决,她表明发视频初衷是提醒大家以后购物要问清价格,并不是针对商家。
她在视频中还强调:“这只是个别现象,新疆很美,别误会”,网友也松口气:“老板退款算有良心,总算没砸乌鲁木齐的招牌,这件事也终于走向完美的结局了”。
小編也有类似经历,逛街时看到一盒猕猴桃上面标着“5元”,差点买下,细看才发现是每个,这种“价格刺客”套路常见,商家靠模糊单位赚差价,可这算欺诈吗?
法律上,只要标价清晰且交易自愿,似乎难定,但从消费者角度,信息不对等让人防不胜防,若无舆论压力,和当地政府的积极调解,这事可能很难解决。
这件事因个别商家而起,却因和解收尾,折射出乌鲁木齐的温暖,老板从强硬到退款,还主动邀约做抓饭、当导游,透着西北人的豪爽。
游客收到2999元后没一味指责,而是感谢网友和当地领导,称赞新疆之美,这份宽容与善意,让事件从争执走向和谐。
乌鲁木齐以它的美食、美景和人心的温暖,化解了误会,赢得了信任,这只是个例,掩不住天山脚下的壮阔与大巴扎的热情。
乌鲁木齐让人心动,因为它的美不仅在风景,更在每一份真诚与包容。
给你买糖
网络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