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到了,你知道广西人是如何过的吗?

李少闲茶馆 2021-09-18 18:03:56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神话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空中有十个太阳,晒得海水枯竭,大地干裂,草木不生,人们无法生存。力大无比的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射日后,后羿娶嫦娥为妻,夫妻恩爱,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一位老道送给他们长生不老、吃后能成仙升天的药。八月十五这天,后羿的学徒偷偷逼嫦娥要不老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嫦娥吃下了那包药,顿觉身轻如燕,直上云天,飞进了月宫。后羿心痛欲绝,只好摆上供桌,遥祭月中的妻子。乡亲们也十分同情,共同遥祭月中嫦娥。此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团圆饭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是我国习俗里仅次于春节的节日。这天的月亮最大最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所以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坐在一起吃一餐团圆饭。团圆饭的菜系各色各样,有扣肉、鸡鸭、田螺、糍粑、桂花糕、大闸蟹、桂花酒等等,五花八门。但是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能一家人坐在一起才是最开心的时刻!

赏月

月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古至今,对于它就存在了很多神话。而且从农业的角度来说,月亮的走向影响着农业的耕种,中国的阴阳历就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转而由古人演算而出的,由此产生了24节气,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中秋这天,恰逢也是我们看到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的时候。

中秋赏月,是我区各族人民共同的习俗。每到这天,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各家各户便在庭院、地坪摆起月饼、柚子、芋头、花生等礼品供月。待到月儿当空,合家便在月光下团坐叙谈,分享供月礼品,农村的古风还浓一点,习惯于以当晚的月色来预测来年的雨水。“中秋月儿亮,河水高三丈;中秋月儿暗,河水搁江岸”,赏月也离不开农事桑麻。

放龙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中秋当晚,在湖面或江面上飘着各式各样的灯,这种灯叫“龙灯”。首先取一个柚子,将柚子掏空,放进一支蜡烛,“龙灯”就做好了。还可以在柚子外皮上写上祝福和心愿,待月光照到江面时,点燃蜡烛把“龙灯”放到水面上。龙灯作为一个广西民间习俗,到了中秋晚上,想要出嫁的女子会到江边放龙灯,谁的龙灯飘得快就可能嫁的快,飘得近或远,可能嫁的近或远。龙灯虽无法预示婚姻大事,但是作为美好生活的祝愿一直被沿用至今。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神的礼物。“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子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只是像花糕一样的馅饼食品。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的赏月与品尝月饼相结合,这意味着家庭团圆的象征。

据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长安设有制作月饼的糕饼铺,开始流行吃月饼。苏轼有诗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不过,据说中秋吃月饼成为民间习俗的则始于元朝末年。其时,统治者残酷压迫老百姓,人民便以饼子互赠,饼中夹纸条,约定八月十五那天举行起义。以后,人们每逢八月十五都做月饼吃,以纪念反抗暴政的斗争。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的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独特风格。随着消费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月饼朝着不油腻不易上火的方向改进。在赏月时很多人会选择一款健康不易上火的月饼与家人分享,这一款沙田柚月饼,是用新鲜沙田柚做的月饼,真正做到好吃不上火。

壮族“骂俗”

另外,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骂俗的习俗,“骂俗”又称“骂中秋”。相传古代有位美丽的姑娘,不喜欢虚假的甜言蜜语,偏偏喜欢尖刻辛辣的骂语,这时有一位青年在中秋之夜,当众痛骂偷了姑娘甘蔗的小偷。姑娘为此深深爱上青年,并嫁给他为妻。于是,后人便在中秋夜悄悄地钻进别家的菜园、果园,故意偷葱蒜、偷果,惹恼别人,找骂!被偷的人家,反倒偷偷高兴,出来“骂”上几句,算是祝福!而这种骂是不能带脏字的。

吃柚子

柚子的形状是圆圆的,象征着团团圆圆,而且“柚”和“佑”同音,意味着得到了神灵庇佑,中秋节恰逢是柚子成熟的季节,吃个柚子自然是少不了的。

今年中秋节,你计划怎么过?

0 阅读:0

李少闲茶馆

简介:探索历史魅力,关注时事热点 闲聊人生百态,畅谈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