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艘船行驶了40万海里,能绕地球20圈。”15日,“科学”号科考船船长陈修峰说,作为一艘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已经完成68个调查航次,仅今年的航程就可以绕地球一圈。“科学”号在海上自给自足可航行60天,每次任务大概50天。11月11日从青岛出发,经过3天航行,14日抵达中国船政文化城船政码头。
“科学”号海洋科考船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所订造,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及全天候观测能力,是我国首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于2010年10月28日开工建造,2012年9月建造完毕,航迹遍布西太平洋、北太平洋、中太平洋等广袤海域,航次涉及南海成因演化、南海北部冷泉区及冲绳海槽热液区生态系统调查、西太平洋地质、气候及海山环境调查。此次“科学”号来榕参加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船艇展示活动。15日,记者提前登船探访,近距离接触我国深海科学调查研究重器,感受它取得的巨大成就。
“船上配备80人,包括船员和科研人员。多数船舶的船上人员分为甲板部和轮机部两个部门,我们是科考船,主要负责科考项目,因此部门设置比较特殊,分为甲板部、轮机部、船载实验室和课题组,课题组主要由科研人员组成,通常有三四十人,船舶行驶、停靠都围绕科研人员的活动展开,可以说所有船员也是为科学调查服务。”“科学”号科考船大副孟庆超说。
研究深海,前提是抵达。中国曾因缺少专为深海设计的科考船而“望洋兴叹”,直到“科学”号设计建造成功。它“短宽型”的船体结构、封闭式甲板、360度可环视驾驶台、重力活塞取样的翻转结构等设计,都为海上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据悉,“科学”号科考船总吨位4711,总长99.8米,型宽17.8米,吃水5.88米,集成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搭载4500米级“发现”号ROV、深海拖曳探测系统、重力活塞取样器、电视抓斗、岩石钻机和万米温盐深仪等先进的深海探测和取样设备,具备综合海洋观测、探测、取样和现场分析及数据集成传输能力。“科学”号采用的吊舱式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是国际最先进的推进方式之一。其合为一体的推进器与螺旋桨不仅节省仓容空间,而且增加船体机动性与灵活性,减少船舶的震动噪声,有利于科学考察人员进行海上作业。
据介绍,“科学”号2015年2月9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附近海域投放热流探针,以获取海底热流信息,科研人员将其比喻为给海底“量体温”。“量体温”所使用的“体温计”是一根7.5米长、自重965千克的热流探针。从“科学”号后甲板处由钢缆放入海底后,凭借额外增加的500千克配重,这支“体温计”可以竖直插入洋壳表层,也就是亿万年来形成的海底沉积层中。当热流探针的姿态满足条件时,探针上的22个温度传感器会被自带电源瞬间加热,并记录降温过程中每秒温度值。回收后,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温度梯度和热导系数,可以推算出海底热梯度的分布情况。2015年11月15日,“科学”号完成了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和暖池综合考察航次,该航次开创了单一科考航次布放、回收深海潜标套数和观测设备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
“科学”号科考船还把实验室搬到海底。通常的研究中,深海样品被带到实验室开展后续研究,但由于压力、温度和其他化学环境骤变,深海样品的生理活动同样发生改变,真实的深海生命过程无法被准确认知。中科院海洋所在深海海底搭建了水下实验平台,科研人员得以在深海开展水下原位实验,为揭示深海生物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2021年6月28日,“科学”号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在目标海域获得大量科学发现,并进行了多台套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的海试工作,圆满完成“在海底做实验”的任务。
与其他科考船相比,“科学”号上还多了一支专业的技术支撑队伍——船载实验室,下设操控支撑组、仪器设备组和水下缆控潜器ROV组。“发现”号ROV深海机器人(水下缆控潜器)是“科学”号上搭载的一个先进的深海探测科考设备。截至目前,“科学”号已完成ROV潜次8次,获取沉积物重力柱4根,电视抓斗6次,CTD采水6次,箱式采泥器2次,走航测线18条,获取了大量重要科研样品及数据。(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毛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