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各大野战军改编番号。
在这一背景下,军一级的位置便空出不少,很多原本担任多年副军长职位的干部被提拔为军长。
可出人意料的是,副军级职位上资历最老的干部——杨国夫却没有被提拔。
他在职位上兢兢业业的表现赢得了广大同志的认可,但却一直没能等到晋升的机会,这究竟是为何?
直到真相水落石出,人们才知道这位将领的良苦用心!
1
杨国夫是个苦命人,年仅5岁父母双亡,八岁的时候被送到地主家放牛,每天两眼一睁就要忙活到天黑。
直到1927年,杨国夫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
当革命的号角吹到安徽省霍邱县老桥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忙忙碌碌了十几年,终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
这一年他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一年后凭借优良的表现投身革命工作——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时间来到1938年,此时的杨国夫已经从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放牛娃,成长为一名延安抗大的优秀毕业生。
日军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
而杨国夫却主动请缨,前往情况颇为复杂的山东清河区平原,组织敌后斗争。
清河平原的战略意义到底有多重要?
东接胶东,南跨胶济铁路与鲁中地区关联密切,向西望去,津浦铁路映入眼帘,而北面的鲁冀边区,更是日军重点关注的对象。
当日军放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狠话后,这个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自然成了他们先下手为强的首要目标。
初来乍到的杨国夫,十分清楚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
刚刚抵达清河平原,他甚至都来不及休息调整,立刻和当地的同志们对清河平原一带的地形进行深入考察。
“平原地势平坦,日军装备的机械化程度又高,双方纸面实力悬殊。”
和日军的装甲车、坦克相比,咱们的战士不论进攻还是转移,都只能靠两条腿。
想要在广阔的大平原开展游击战,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听到当下的形势如此严峻,众人难免灰心丧气,面面相觑之际,杨国夫却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既然没有开展游击战的条件,那咱们就创造条件。
在他的号召下,当地的老百姓和战士纷纷拿着铁锹锄头挖起了“抗日沟”。这抗日沟究竟是啥呢?
就是在各个村庄之间,挖出纵横交错的沟网,这样一来,我方战士两条腿的优势就会不断放大。
但对于日军来讲,可让他们头疼坏了,汽车走不了几步路,就到了沟边上,转移时间大大耽搁,即便物资也难以供应。
久而久之,整个清河军区尤其是清水泊一带,成了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开展抗日活动的天堂,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
丧心病狂的日军自然不会放任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于是在1942年6月,他们秘密展开作战计划。
2
一时间,日军大手一挥部署5000名兵力迅速在清水泊地区集结,采用“铁壁合围”战术,想着将八路军主力部队一网打尽。
黑压压一片的敌军,显然做好了充分准备,而此时驻扎在清水泊一带的杨国夫,身边的兵力只有不到一千人,如何才能破局?
还未想好对策,日军就已经发动攻势,但清水河一带至关重要,无论如何也得尽最大可能坚守下去!
交战之际,曾经从鬼子手中缴获的重机枪发挥了巨大作用,靠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我方部队化解了一波又一波危机。
但后知后觉的日军也逐渐发现不对劲,紧接着便盯上了我方的重机枪。
杨国夫立马预感大事不妙,大喊道:“同志们,这挺重机枪是咱们三十多个兄弟用鲜血从鬼子手中夺来的!一定要全力保住!”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可出现在重机枪身边的战士却从未终止。
不知道杨国夫已经多少个夜晚没有合眼,可他仍不知疲倦的在指挥室中部署作战计划。
清水泊一带虽地势平坦,但地形复杂,我方部队轮流声东击西,耍得日军团团转。
几个小时下来,鬼子的炮弹不知道打了多少,但战况却依旧焦灼。
“清水泊这么大,不是日军想拿下就能拿下的,地形如此复杂,只要鬼子敢进来,咱们就让他们见识见识迷魂阵的威力!”
语毕,杨国夫拿着望远镜看到南北两侧分别出现了几名日军的通讯兵。
看来日本的铜墙铁壁并非坚不可摧,还是露出了破绽。既然日军笃定我们不敢从南北台突围,咱们就打个措手不及!
杨国夫当即命令小分队向东南方向转移,收到命令的警卫班长王来西大声回应道:“这任务就放在我们身上!”
话还没有说完,便骑着杨国夫的枣红骏马驰骋而去。
鬼子看到这匹引人注意的枣红骏马,认定这支部队就是我方将领所在的部队,集中火力对小分队展开疯狂攻势。
子弹顿时像雨点般倾泻而至,趁着敌军手忙脚乱之际,大部队奋勇厮杀,闯出一条突破口,可警卫班长王来西却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3
抗战结束后,当地军区下辖主力部队改编为7师奔赴东北作战。
从此之后,7师变革新四军3师7旅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6纵,杨国夫出任副司令员,殊不知这一坐,就是好几年。
首任司令员陈光,早在抗战时期就是这支部队的老领导。
直到陈光同志离开后,本以为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杨国夫会接过陈光手中的接力棒,却不承想此时正在黑龙江军区负责剿匪任务的洪学智收到了消息,前往纵队出任司令员。
洪学智也是我军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虽然1948年冬季离开了纵队,前往上干大队出任大队长。
可这一次,司令员的职务仍旧没有交给杨国夫,而是黄永胜。
纵队的司令员数次更换,但杨国夫的副司令员职位始终未曾变动,这究竟是为何?
或许这种举动,更凸显了杨国夫同志的伟大之处。
在解放战争期间,大规模战争频发,兵团作战成为当时主流的作战方式。
杨国夫虽在战场上战功颇丰,但却并未接受过现代化军事理论学习。
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工作依然艰巨,因此杨国夫宁愿在副司令员的职位上做了一年又一年,也要找个经验老到的同志。
可这,并不耽误我们铭记杨国夫上将在战场上的汗马功劳!
1955年,杨国夫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9月又被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他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沙东,成为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结语
“烽火连天战鼓擂,杨门虎将展英威。国仇家恨铭心间,夫志如铁誓不违。铁马金戈征天下,刀光剑影斩敌魁。一生功绩垂青史,辉煌荣耀照乾坤。”
戎马一生的杨国夫将军,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1982年2月4日,他走完了辉煌的一生,享年77岁。谨以此文向杨国夫将军致以崇高敬意!
参考资料:
1老渤海?英杰篇|百战沙场建功绩——杨国夫将军——齐鲁壹点2023-02-28 18:08
2、清河抗战虎将杨国夫——人民网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