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变革应对变局,以远见超越未见。大象新闻、大象财富联合腾讯新闻、腾讯财经推出2024年终策划《变局之下》,回望2024、展望2025,让洞见穿越时间,向未来寻求确定。
“之前BioBAY有定期涨租金的习惯,去年就没涨过。”常驻在苏州产业园区的陈龙(化名)表示。该园区是国内较早发展起来的创新药园区,也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标杆园区。这里诞生了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康宁杰瑞、亚盛医药等创新药企,也吸引了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国内大型药企入驻。
工业园区与创新药企命运息息相关。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总金额为277亿元,与2021年的985亿元相比少了近70%。这样的低谷期已经持续了近3年。
在此背景下,推动创新药出海正成为产业共识,政府也开始为此铺路。
2025年1月10日,在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浦东国际商会、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创新药企出海策略研讨对接会上,ULab高岳上海联合实验室、ULab思尼特神户联合实验室、ULab NJS波士顿联合实验室揭牌。这样的中日美三地ULab联合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药管线(在研创新药)出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发展升级迭代的一个必选项。”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在现场对媒体表示,“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具备出海发展、国际化发展能力的企业还没有那么多。”
出海“卖货”加速之年
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正将授权出海视为唯一出路。
“2024年卖出去的创新药管线多,但艰难的企业也是真的多。”创新药行业从业者发出感慨。
医药行业有一种交易模式,俗称“商业拓展”,简称BD,其实主要就是买进卖出还没研发成功的半成品创新药管线。华泰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8日,国产创新药对外BD数量达71项,同比增长16%;总金额达405亿元,同比增长54%。
2024年是国内创新药企对外BD的加速年,出现了不少大金额的授权品种。2024年1月份,苏州宜联生物与瑞士罗氏达成协议,双方合作开发宜联生物的ADC产品YL211,罗氏支付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5000万美元,后续还有望支付近10亿美元的里程碑总付款,拉开了国内企业竞相BD出海的序幕。
宜联生物是一家2020年7月刚成立的新企业,并不算出名,但这样一家年轻企业能获得罗氏的“青睐”,令行业感到振奋。然后在2024年8月份,另一家低调的创新药企同润生物同样获得了美国药企默沙东的青睐,BD授权了一款双抗产品,默沙东的首付款高达7亿美元。
一家港股上市药企内部人士对此遗憾表示:“我们在海选准备引进的品种时曾注意到同润生物这个品种,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没看上,错失了重要机会。”
过去一年里,安锐生物、诗健生物、麦科思生物等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都获得了来自跨国药企的买单,令不少国内大药企羡慕。
上述药企人士认为,BD能否成功是个“玄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要过硬,品种要前沿,但更多时候,运气和人脉才是BD成功的关键。“你永远不会知道外国大药企缺一个什么品种。跟风上马热门品种,不见得能拿到BD。”
BD成功只是创新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但目前一些国内创新药往往只能到达这一步。
2024年1月份,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其美国合作伙伴Coherus决定终止开发君实生物的TIGIT单抗。这在业内被称为“退货”:外国药企发现买去的品种并不好或者因为自身原因,就不再继续开发,退还给国内企业。
三年前,君实生物向Coherus授权了自己的产品TIGIT单抗,凭借这次顺利出海,君实生物实力大彰,并在2022年顺利完成了近38亿定增。但因为对方公司自身的问题,TIGIT单抗被退货。
2024年8月,另一家创新药企和铂医药也被退货,合作方Cullinan决定终止开发和铂的HBM7008,对外原因也是“对方公司战略转型”。
对此,参与过创新药管线筛选的陈龙表示:“外国药企也在末位淘汰。淘汰的未必是最差,但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公司要确定找到一个框架做筛选。”
上市、Newco,恒瑞们四处出击“搞钱”
过去几年,创新药行业整体资金流动紧张,因为研发投入太大,不少企业账面资金已经难以为继。
2024年1月,博际生物正式向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提交破产清算申请;2月,联拓生物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完成对公司的全面战略审查,并决定开始逐步缩减其业务,包括出售剩余资产、裁员、从纳斯达克退市和逐步停止其临床试验,2024年底终止运营。
上市的成熟创新药企也并不轻松。据平安证券统计,截至到2024年三季度,A股中尚未盈利的17家医药公司货币资金在0.69-179亿人民币之间,其中有12家货币资金不足20亿。
平安证券报告显示,如果以2020-2022年三年的年平均研发费用来计算,国内已上市的创新药企资金大约可持续0.04-4.58年,其中13家撑不到2年,8家撑不到1年。
来源:平安证券
因此,即便是不愁钱的企业,也开始未雨绸缪寻求资金和机会。就在1月6日,港交所最新披露显示,医药龙头恒瑞医药正式递交上市申请,拟赴港上市。目前,其账上还有200多亿元现金,这种动作更多被解读为恒瑞对多样化资金的需求在大增。
目前,不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投资机构、行业分析师,都在不断强调一点:势必要出海。但伴随前面提到的 “退货”风险,2024年,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开发出了新的出海“招数”。
2024年5月6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将自有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授权给美国Hercules公司。这个品种正是当下最火热的糖尿病和减肥药品,海外市场的前景很大。
穿透下去,这家“美国Hercules公司”,其实是个项目公司,是美国贝恩资本、RTW资本、Lyra资本等联合出资建立的。恒瑞以产品作价,拿到项目公司19.9%的股权,同样也能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等资金回报。
这种药企和投资机构合作新建项目公司的模式,被行业称为“Newco”。把创新药品装入项目公司,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拖累药企;投资机构愿意按项目给估值,这样成本更低。
Newco并不是个新词,最早的知名案例是2018年辉瑞与贝恩资本合资成立的Cerevel公司,这个公司最终大获成功,2023年12月,艾伯维豪掷87亿美元收购Cerevel公司。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推算,Cerevel被收购后,辉瑞大约拿到了13亿美元的回报。
中国前几年融资环境顺畅,Newco模式一直没得到重视。进入2024年后,这才有了众多新的融资玩法。可以说,Newco模式看似更灵活,其实是市场参与方规避医药研发风险的无奈之举。2024年,康诺亚、嘉和生物等都透露出了Newco的动向。
还有更多企业跃跃欲试,甚至2024的诸多行业大会上,都涌现出了“没有创新药企不想Newco”的声音。
创新药投资不再“冲动”
中国的创新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从“引进外国药”到“出口中国药”的快速转变。这背后折射出的现象,是此前该领域的过度粗放投资,与国内市场健康消费能力收紧之间的矛盾。
2015年,中国药审制度改革,创新药监管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断加深,投资创新药的机构在不断增多。不少国内企业看准机会,从国外引进药品,看中的也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健康需求广泛。
据IT桔子统计,2018年上半年参与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投资机构达900家,约为2015年同期的760倍。
但自2018年国内开始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谈判,其中国家层面的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十批,这还不包括各省自行组织的集采;医保谈判进行到第七年,底层逻辑是医保基金使用正在逐步收紧。
在此背景下,创新药不再能够快速变现,资本也就随之不再积极往医药行业里投钱。如今的创新药企业想要融到资,基本都要和投资机构签订“对赌协议”。
2024年8月,礼丰律师事务所发布的《VC/PE基金回购及退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大约13万个项目将陆续面临退出压力,涉及约1.4万家公司,基于回购条款使用的普遍性,未来上万家企业与创始人可能将面临数亿元的回购压力。
行业的冲动需要市场慢慢消化。欧美国家之所以能诞生众多的老牌医药企业,是因为它们很早就经历了医药创新的成长周期,存活下来的企业经营稳健,自然也就迎来一批真正愿意做“时间的朋友”的风险投资机构。
因此,中国的医药创新产业也还需要经历筑底与嬗变的过程。
腾讯新闻《潜望》
特约作者 陈方
编辑 杨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