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说对了!杭州新闻联播用AI主持人,还有什么行业不会淘汰?

洲洲事儿评 2025-02-13 03:58:56

文|纯元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AI软件狂热上线,迅速席卷全球。

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我国的AI实力,为之震撼。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心,将来有一天智能取代人工。

就业问题的走势不容小觑!

很多人对此并没有具体概念,一直等到2025年春节。

《杭州新闻联播》启用了 AI 主持人,网友才纷纷才亮起了红灯。

如果没有提前得知,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位金牌主持人!

看来,张雪峰的话快要应验了,有些行业很快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AI 主持人诞生

AI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2025年春节刚过,《杭州新闻联播》就出尽了风头!

杭州文广集团启用AI数字人,对镜头流利的进行了新闻播报,且全程0卡壳,0失误。

节目中AI 主持人形象逼人,表情自然,口型同步,反应灵敏。

再一次给全人类展示了AI的无所不能。

其实,从2023年开始,杭州文广集团就开始大力支持AI。

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规划AI的发展与应用。

为了实现目标,集团大力筹备资金,引进深度研究AI的人才,研究了多种可实施方案。

联想到短视频的火爆程度,杭州文广集团带领团队,创建AI生产实验车间。

没过多久,就成功孵化了第一个智语数字人!

2024年的春节,杭州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迎来了舆论的顶峰时刻。

一位逼真的“AI主播小雨”,站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心位置。

不少业内人士调侃道:

“真主持人这下真的放假啦!”

以前大家担心的AI智能会取代人工,不过是重复性的工厂一类的工作。

万万没想到,含金量如此高的新闻播报主持人,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

谁知主持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改行还是提升专业,AI又有新动作了。

经过一年的“闷声干大事”,AI主持人的进步发生了质的飞跃。

2025年春节,《杭州新闻联播》再次给观众惊喜。

他们不再采取2024年两个数字主播形象单播模式,而是升级采用数字人双播模式!

同时做到了24小时不间断播报,识别并输出语言的多样性。

有网友大呼震惊:过个年,主持人都失业。

也许不久之后,AI会涉及到更多领域,升级更高配置,取代更多工作......

不得不说AI的发展,不仅新闻这一行业对职业转型的思考。

也深刻触及到了打工人的饭碗。

张雪峰的话,应验了

“怪不得雪峰老师建议,不要报考播音主持专业了!”

张雪峰之前确实在直播中,多次劝退播音生。

市面上的播音主持的传统主持人岗位太少了,竞争十分激烈。

且新闻播音有专业壁垒,换句话说:

“一个新闻主播能干几十年,岗位又萎缩,老人还占位置,还咋出头?”

甚至他对着屏幕表明态度: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报新闻专业,他会忍不住先把孩子打晕......

这句话在当时可能难以理解,不少家长私信骂他不专业,这种言论完全是在博眼球,搞专业歧视。

现在看来,张雪峰果然见多识广,对专业的预判性极强。

老话说得好:往往打败你的不是对手,而是时代。

AI时代的突袭,打破了新闻工作者的金饭碗。

无论是播报还是配音,均没有一丝错处可查找,瞬间粉碎了多少新闻追随者的梦想!

网友对 AI主播的推广,存在极端的两极争论。

一边是站在正面,认为应当大力支持AI主播,全面实现“解放人力”“规避口误”。

另一边则站在负面的角度,认为真主持人更具优势,有温度有思想。

如果支持 AI主播,那么新闻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表明态度称:

“以后选专业得选AI替代不了,智能机器替代不了的专业,什么专业呢?”

其实,说AI能取代播音的焦虑我觉得也是杞人忧天。

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听机器人的生硬文案,一个拥有良好素养的播音人是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哲学思想、以及多综合学科知识储备的。

而在心理学上也能更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把拥有情感的声音传递给听众,所带来的情绪价值AI提供的往往非常有限!

人类的温度

对于这一疑问,杭州文广集团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他们表示,AI 主播是 “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

重庆大学的新闻教授直言:有就业压力很正常,人工智能会淘汰一些人。

淘汰的是不接受新事物,拒绝新技术的人,而非专业人士。

其实,只要认真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行业都依旧需要打工人的存在。

有谁还记得,08年汶川地震时的女主持人。

她明知道自己在公众面前,应该保持端庄严肃的形象。

但是当她播报汶川地震死亡遇难的人数时,还是忍不住小声哭泣了起来。

虽然这一滴眼泪,并不具专业性。

但是她却登上了热搜,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点赞与关注,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有温度,最优秀的主持人!

这一点,是AI主持人再升级,也难以做到的。

也就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觉悟与思想情感。

通俗一点,就是人的温度,比一切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创新优化等等,要重要得多!

虽然有人会唏嘘,科技的进步淘汰了底层打工人。

但是往长远发展来看,这也可以提高打工人的生存技能。

尤记得汽车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也像现在一样发愁,认为汽车只是有钱人的玩具。

回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开了起来,汽车确实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也许,AI智能的出现,就是下一个“小汽车”!

结语:

AI再能,也是人制造的,控制权在人手中。

想把一件死物赋于生命,而且还有自己的意识,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见人的自我意识占有绝对优势。

我们应该往前走一步,借助这些前沿技术,在未来发挥主动性。

同时期待人工智能在将来,更全面的辅助人类,成为大家熟知的帮手!

参考资料:

0 阅读:0
洲洲事儿评

洲洲事儿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