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汪曾祺揭秘小说写作技巧:成语慎用,四字句出彩,小说留白,让故事活起来

星海月浅浅 2024-09-28 17:47:08

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继续阅读《汪曾祺的写作课》,今天这篇文章叫《小说技巧常谈》,讲述小说写作的五个技巧。

一、成语的使用

写小说用成语写景,行不行?

不是不行,要尽量避免。

不仅写景,还包括人物描写,都不宜用成语。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用成语写景、写人物,会显得一般化,给人的印象“差不多”。

例如面如重枣,面如锅底、虎背熊腰、婀娜多姿、文质彬彬等等,这些成语在别人眼中,就是一种固化的形象,没有异于常人的特色,写了等于没写。

因此汪老建议,小说的景物、人物描写,不宜用成语描述。

但在叙述语言的时候,却可以适当使用成语。

因为有一些过程和来龙去脉,要给读者呈现,又不能写得太详细,用成语可以节省笔墨。

二、四字句的使用

汪老有一篇短篇小说很有意思,《螺蛳姑娘》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四字句。

例如开篇:“有种田人,家境贫寒。上无父母,终鲜兄弟。薄田一丘,茅屋数椽。孤身一人,艰难度日。日出而作,春耕夏锄。日落回家,自任炊煮。”

短短几句话,已经将主角的家庭情况和日常情况介绍清楚。

又如主角遇见螺蛳:“忽一日,作田既毕,临溪洗脚,见溪底石上,有一螺蛳,螺体硕大,异于常螺,壳有五色,晶莹可爱,怦然心动,如有所遇。便即携归,养于水缸之中。临睡之前,敲石取火,燃点松明,时往照视。心中欢喜,如得宝贝。”

主角什么情况下遇见螺蛳,螺蛳长得如何,把螺蛳带回家如何安置,一段话,讲得清楚明白。

使用四字句有什么优势?

1.锤炼过的四字句自然、简洁、传神;

2.连用四字句,省掉连词、介词,甚至主语,把所有事情连贯一起,有种明快流畅的感觉;

3.中国语言里有许多四字句。使用四字句,使文章有点中国味儿。

当然,任何事情不是绝对,汪老主张适当地用一点。

汪老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中说:“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子与短句子的搭配。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汪老的许多作品里也可看出,他以短句为主,长短句搭配使用。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简洁,明快,自然流畅。

可见,汪老的提议,值得学习。

三、地方语言学习

“作家最好多懂几种方言。有时为了加强地方色彩,作者不得不刻苦学习这个地方的话。”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各地方言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要写出一些有乡土气息的作品,必须要适当使用当地的语言进行创作,否则就会缺少当地的“味道”。

想要精通一门语言,最好去当地住一阵子,这话有道理。

我们当然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语言,但实话说,就像隔靴搔痒,差了点。

四、语言的埋伏和照映

小说的情节和细节,是要有呼应的。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照映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句话表示:埋伏和照映要自然,不能给人看出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汪老写作,习惯打腹稿,把内容想好,再动笔写作。

但一万字或以上的小说,内容比较多,也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想好再写。

他写这类作品时,会想好前面几段,后面几段,这样子就可以设伏笔,有呼应。

一边写一边想,瞻前顾后,段与段之间能够相互沟通,成为一体。

一些没想到的细节,或者原来可能不够鲜明的地方,也会得到补充和修改。

五、给小说“留白”

给小说“留白”的另一种意思是“含藏”。

写小说不能全说,有一些话,有一些深层的含义,不需要把它讲得明明白白。适当“留白”,给读者一个思考的空间,反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汪老有一篇小说叫《异秉》,讲述王二这个小人物,从一个街边小摊贩,到租了半个铺面,成为老板的成功经历。

有人问王二为何能成功,王二说他的异秉就是“大小解分清”。药店里的人都听到这句话。

当人们散去,药店关门,店里的人发现陈相公不见了。陶先生进了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在里面。

在里面干什么呢?这个时间都不是两人平常大小解的时间。

小说里面没写,但读者可以发挥想象。

可想象的空间挺大的。

所以,写小说不能点题,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他的立意、他的主题是什么。

一旦说了出来,作品可能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感谢阅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