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小说,所有人名或者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八十年代末,苏晓敏十二岁那年。
母亲刘爱青从娘家凑了六百块钱,准备要搬新家。
苏晓敏家本来是住在一个荒无的山坳里,四周群山环绕,渺无人烟,爷爷奶奶父母带着苏晓敏,以及姐姐苏晓燕,弟弟苏晓文一家七口住一起,房子是解放前苏晓敏的爷爷苏志安建的。
苏志安的父亲在民国时期是他们那个小城里有名的大财主,可以说是家财万贯,家里有田地上千亩,商铺十几家,涉及了各行各业,银行,药铺,染铺,百货等。
苏志安是家里的长子,地主家的傻儿子这话一点都没错,他的思维方式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富二代的思维方式,想干嘛就干嘛,反正家里有钱。
那时穷人家孩子是只想去城里,而苏志安则嫌弃城里嘈杂,在他二十几岁,娶了苏晓敏的奶奶妈马金莲后不久,他就要求父亲给他在他自家买地的地方,他找了个环境优雅,荒无人烟的地方建了个房子,带着苏晓敏的两个姑姑,和苏富阳,三姐弟搬去了这个世外桃源的地方,过着悠哉悠哉的惬意生活。
父亲给苏志安和马金莲请了两名保姆,一名长工,而苏志安住的不远处有他父亲的庄屋。
苏志安本来以为这样惬意舒适又有钱的生活会过几辈子,连他的儿女以及孙辈都会一直这样过下去。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父亲被划分地主没收了所有财产之后,这样的生活就消失了。
好在苏志安很早就和父亲分了家,他早就远离了城里的喧嚣,苏志安没有和他的兄弟一样,搞得无家可归。
最艰难的时候,几十口人都挤在苏志安那八间房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苏志安的兄弟们又搬回了城里,唯有苏志安,依然带着他家的人在这山沟沟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苏晓敏的苏富阳出生于解放前几年,他是个腿脚有些不便的人,走路一跛一颠的,听说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引起的。
他比苏晓敏的母亲刘爱青大了整整十岁。
刘爱青为什么要嫁给刘富阳呢?大了这么多,还是个跛脚的人。
事情还得从她的先辈说起,刘爱青其实出生于书香门第,祖辈都是读书人,包括父母亲都是。
刘爱青的爷爷做过教书匠,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做过校长,也做过乡长,还做过县长。
解放前带着一家老小因工作调动去了省城居住,唯独把刘爱青的父亲留在家里守着他的家产。
后来在划分地主的时候,刘爱青的父母就被划分了地主,所有财产都被没收了,此后的一二十年,一家人都是寄居在别人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刘爱青父母也处处呗被村里人欺压。
这样的憋屈的日子,估计刘爱青父母过得不耐烦了,在女儿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人给女儿来说媒,父母看到苏晓敏父亲家成分好,住在山里又有饭吃,也不至于饿死,就替女儿做主,同意了这门婚事。
那时刘爱青年纪小,不谙世事,所以就按照父母的意愿,嫁给了苏富阳这个跛脚,还大她十岁的老男人。
婚后不久,刘爱青给苏富阳生了孩子苏晓燕,后来又过了几年,生下了苏晓敏,生下苏小敏的时候,计划生育开始了。
刘爱青本来是想让苏富阳去结扎,她不想再生孩子了,苏富阳倒是没意见,他也奈何不了老婆刘爱青,自己本来比老婆大十来岁,还是个跛脚的,有些自卑。
而刘爱青,人不仅年轻漂亮,身材凹凸有致,肤色白里透红,是村里男人们公认的一枝花。
她长得比苏富阳要高大,和苏富阳这个身材矮小,跛脚的老男人站一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苏富阳的女儿。
搞集体时,村里有一对这样反差很大的夫妻,大家议论纷纷,但是女人们只在背后议论,当着面可不敢,而男人们,他们胆子大,经常拿苏富阳和刘爱青开玩笑,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有些男人甚至对刘爱青垂涎三尺,胆子大点的,有意无意的去靠近刘爱青,为了占点便宜,摸摸手,或者碰碰胸之类的。
开玩笑最厉害的要数一个叫苏细斌的男人,他和苏富阳同岁,儿时是同学,在学校里读书时,就经常拿苏富阳来开玩笑,调侃他。
这下,苏富阳找了个这么漂亮的老婆,他带领全村的男子都来调侃他,女人们则在旁边笑。
苏富阳虽然很恼火,但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越是生气,村里男人就越是调侃得厉害。
那时刘爱青很讨厌男人们的这些行为,回家怪过老公,也抱怨过他,但是第二天,同样的事情照样会发生。
她好几次都想和公婆说,但是又怕闹出大事来,只好忍在心里,不出声。
这时有这样一个男人出现了,站在那里,不怒自威,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质,仿佛天生的领导者,每一个举动都散发着不容小觑的威严,他是苏富阳的发小。
他看到苏富阳夫妻这样被男人们调侃和欺负,他看不下去了,决定要替苏富阳打抱不平。
未完!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到这里了,改天再说,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