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糖帮”怎么“敲”向世界

义乌市广播电视台 2023-05-19 11:47:18

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民富强县,从40多年前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位于浙江中部的义乌,一次次崛起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2006年6月,在义乌市横塘村的会议室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用了三个成语总结义乌的发展经验: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习近平在浙江》中记载,习近平同志曾诙谐地讲:“我说义乌的发展是‘莫名其妙’,其实奥妙就在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何从义乌当地的文化传统中找到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这就不得不说说“敲糖帮”,这个发轫于乡野的草根组织。

义乌 图源:视觉中国

1978年,义乌江湾崇山村,货郎走街串巷,敲糖换鸡毛

图源:义乌发布

1982年第一代市场(湖清门)

义乌国际商贸城

2007年,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前来义乌调研,就给“敲糖帮”总结出四条宝贵经验:刻苦坚韧的无畏精神,走南闯北的开阔视野,精打细敲的工作态度,以及严密的组织形式与运行规则。

义乌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地的发展秘诀,或许就藏在文化根脉中。作为在义乌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鸡毛换糖”所蕴含的毫厘必争、积少成多的理念,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品质,是激励一代代义乌人不忘吃苦、勇于创新的文脉源泉。

“敲糖帮”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的“鸡毛换糖”仍在续写。

来源 | 浙江宣传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