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为了更好协调太行山南部抗日军队的行动,八路军以第115师第344旅为核心,成立了第2纵队。这支部队的第一任指挥官来头不小,正是赫赫有名的左权将军。左权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和陈赓是同班同学,后来通过陈赓的引荐,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清剿。左权带领部队保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重要机构安全撤离,在此过程中英勇牺牲,年仅37岁。作为八路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大家普遍知道他担任副总参谋长一职,却很少有人了解他还曾兼任第2纵队司令员。第二纵队由四个旅组成,这四个旅的指挥官分别是谁?朱程是河北抗日民军第一旅的指挥官。朱程年轻时在温州商业学校学习,后来弃文从武,加入了北伐军。他考进了黄埔军校,完成了第六期的学业,接着去日本深造,在东京铁道学院专门研究铁路管理。
1937年,为了投身抗日救国事业,他回到祖国,在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担任教官。全面抗战开始后,朱程先后担任河北民军第10、11大队的队长,以及第11、4团的团长。在他领导11团期间,他大力支持中共派来的闻允志在该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并协助建立了秘密党支部。该团的政治工作干部大多都是共产党员。所以,虽然11团名义上属于河北民军,但实际上是我党掌控的一支抗日力量。1939年6月,朱程带领第四团离开河北民军,按照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创建了华北抗日民军,并担任司令员职务。这一年,在朱德的推荐下,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1940年2月,朱程被任命为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的旅长,随部队向东进入冀鲁豫边区。他同时担任冀鲁豫军区第1和第5分区的司令员,领导部队参与多次反“扫荡”战斗,取得了多次胜利。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成功建立并坚守了以内黄和曹县为核心的沙区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的王厂战斗中,为保护大部队顺利撤退,他带领一百多名战士拼死阻击敌军,在激烈的交火中不幸壮烈殉国。新编第二旅的指挥官是田守尧。田守尧是徐海东的老战友,出身于红25军,曾参与鄂豫陕苏区的创建。他在红25军期间,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晋升为师长,深得徐海东的器重。他不仅打仗有一套,政治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
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在687团担任副团长职务,后来陈锦秀不幸牺牲,他才接任成为团长。田守尧在军事上表现非常突出,凭借卓越的战功,他陆续被任命为344旅的副旅长、新编2旅的旅长,还担任过支队司令员的职务。之后,他接到命令带领部队前往华中地区,协助新四军作战,帮助建立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3师第8旅的旅长。可惜的是,1943年3月,他在前往延安学习的路上,与第三师参谋长彭雄等一批高级军官遭遇了日军的突然袭击,不幸英勇牺牲,当时他只有28岁。新编第三旅的指挥官是韩先楚,他担任旅长一职。韩先楚是湖北黄安人,1927年11月黄麻起义时,他在家乡加入了农民协会,参与过反帝大同盟的活动,还担任过乡苏维埃的土地委员。他先后参加了鄂豫皖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并随红25军经历了长征。
1940年年初,韩先楚被任命为新3旅旅长,同时兼任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成为能够独立负责一方事务的重要人物。然而,到了抗日战争后期,他被调往延安,几乎没有再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调往东北任职,接替曾克林成为第三纵队司令。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战斗力极强,每战必胜,被对手称为“旋风部队”。之后,他带领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1950年秋天,韩先楚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副司令。第344旅的指挥官是刘震刘震和韩先楚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他们早年都在红25军服役,都是徐海东的得力干将。两人曾在一个班、一个营共事,韩先楚当营长,刘震则担任营政委。在红军时期,刘震主要负责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典型的政工干部。西安事变后,他被任命为75师政委。1940年年初,刘震接到了新的任命,成为刚成立的八路军第2纵队第344旅的旅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新四军第三师接到命令向东北地区进发,刘震被任命为该师的副师长。随后,他又被提拔为第二纵队的司令员,职位十分稳固。在部队向南进发的过程中,刘震被任命为新成立的14兵团副司令员,同时兼任39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刘震投身空军事业,曾出任空军副司令员,是人民解放军空军建设的重要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