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春寒
前言今天是2025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按照我国的文化习俗来说,今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许多地方都会举办一些大型祭祀活动,以表对玉皇大帝的尊敬。
但有一句古老的农谚就是:“倒春寒有没有,就看正月初九”,大家都知道我国不论是经常使用的二十四节气还是一些谚语,都是古人根据大量生活经验总结得出的,准确性很高。
那这个“倒春寒”具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是正月初九了,今年是早还是晚呢?

寒冷的天气
“倒春寒”倒春寒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春天回暖的特别慢,今天就是正月初九了,古人常说“正月初九淋,烤火到清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正月初九这天还下雨,就说明今年春天回暖非常慢。
大家也可以出门看一下自己所在的地区有没有碰到下雨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可能就要应验这句农谚的后半句“烤火到清明”,说明寒冷的天气会再持续近两个月,一直到清明节前后。
而清明节基本也是寒冷天气的末尾了,清明节前后一般会伴随着一场细雨,然后正式的开始天气回暖,这也正好映照了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倒春寒
当然,有下雨的就有不下雨的,不下雨的农谚就是“正月初九晴,春分耕地老牛忙”如果正月初九这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这就是春天早早回暖的信号。
到春分节气前后,土壤温度有所上升,也到了粮食播种的时间,种粮食之前就需要老牛进行耕地,为便于种子扎根更深,能更好的汲取土地的养分,老牛开始穿梭在田间地头。

老牛耕地
这样的日子古人重复了一年又一年,很多年轻人都有疑问就是这些农谚真的准吗?其实这是古人多年春种秋收,亲身经历才总结出来的,非常贴合日常生活。
如果大家所在的区域没有下雨的话,也可以去参加玉皇大帝的祭祀活动。

玉皇大帝的祭祀活动
正月初九的传统习俗刚才提到正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神话人物玉皇大帝的生辰,在民间广泛将其称为“天公生”或“玉帝诞”而且玉帝在我国神话人物中还是三界主宰,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深受人们敬仰。
尤其是比较注重传统习俗的福建和台湾等地,每年的正月初九都会举办非常隆重的祭祀仪式,从天不亮就开始早早起身,为祭祀仪式开始忙前忙后的准备工作。
家里的长辈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贡品,像鸡或者鱼这些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年年有余,还会供奉一些精美的瓜果,全家人对玉皇大帝上香祈福,希望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万事胜意。

祭祀贡品
如果其他地区的朋友没有祭祀习俗的话,登高祈福也是主要的祈福手段之一,前往山林或者是公园走走逛逛,登向高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生活也越来越好。
有的地方还有正月初九出门办事大吉大利的说法,认为在玉帝诞辰当天出门办事可以得到玉帝的庇佑,便于自己的所求取得成功,有人说这是封建迷信,其实也是人们一种美好祝愿。
那正月初九倒春寒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应该怎么解释呢?

“天公生”祭祀活动
倒春寒的科学解读古人之前根本没有现在这些先进的气象探测仪器,所以只能根据自身的经历来总结出天气规律,比如二十四节气还有一些农谚“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也是口口相传。
到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倒春寒也有了科学的解读,在2017年我国就发布了《倒春寒气象指标》明确指出在每年3月到5月春天回暖过程中,天气却骤降导致“前春暖,后春寒”。
还指出这种天地不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大家平时还知道天热出汗不能立马脱衣服,要不然一冷一热的可能会引起感冒。

倒春寒气象指标
而倒春寒主要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冷空气活动频繁,在春季的时候北方的冷空气就会频繁的“南下”和南方的暖湿空气接触之后就会形成持续的低温,甚至还会导致阴雨天气的出现。
2021年我国就有多个地区因为倒春寒的出现导致农作物生产严重受损,气温的骤降不仅会导致水稻的正常生长,就连小麦返青之后甚至都有可能再遭受冻害。

倒春寒
而且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倒春寒的时间也会产生一些差异,南方地区倒春寒来的会比较早一点,而北方虽然寒冷但比较干燥,降雨比较少所以倒春寒来的要稍微晚点。
那今年倒春寒是早还是晚呢?

倒春寒
面对多变的天气应该积极应对随着现代技术的愈发先进,每天的温湿度或者是否降雨我们都能在天气预报上面提前看到,虽然正月初九是否下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不是完全就跟着农谚说的走。
我们应该密切的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的变化选择增加或者减少我们所穿的衣物,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着凉感冒,毕竟最近流感频发,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多挣钱少生病。
如果天气冷了大家也可以采取“春捂”的方式,把手肘关节,膝盖等部位重点的“关照一下”注意保暖,可以有效的减少感冒情况发生,平时也多吃一些红枣等补充气血的食物。

红枣粥
而且我们的农民朋友也不要忘记注意庄稼的生产状况,对于那些已经播种好的农作物应该注重管理,还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避免出现下雨的情况给庄稼带来损失。
昼夜温差实在过大的话可以采用覆盖地膜,铺上稻草这些方式给农作物进行保温保湿,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冻伤农作物的情况,同时也多关注病虫害的风险,毕竟早发现的话可以早治疗。
虽然农作物的生长固然重要,但和大家的身体比起来,各位朋友还是要以健康为重。

倒春寒的庄稼
结语今天已经是正月初九了,大家所在的区域有没有下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