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对于人类的起源,在古代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而在日本也有“天孙降世”的传说,日本人相传太阳女神的孙子降临在了日本,统治了日本民族,这也是日本人自称为“天孙民族”的原因。
但随着基因学的发展,日本人也开始对自己的起源“追根寻祖”,很多人都称呼自己是烟台人徐福的后裔,据传徐福在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烟台时,徐福从烟台带着3000名童男童女去了东瀛,一直都未归来,就连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也曾公开称:
“我的祖上是姓秦的,我们的身上有徐福的遗传因子,作为徐福的后代,我们感到骄傲。”
然而在今天的历史溯源和基因检测下,却让很多日本人大吃一惊,徐福并不是日本人认为的祖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当年秦始皇一统中原,完成了丰功伟业后,便开始一心求仙问道,希望破解长生不老之术,徐福作为秦始皇手下备受器重的方士,被派遣东渡寻道,但谁知徐福却乐不思“秦”,在日本落地生根、繁衍后代。
这个说法在日本民间流传甚广,甚至一些抗日神剧也以此为噱头,甚至《史记》中也有详细的记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基因检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探寻民族起源不再是雾里看花,与其听信坊间传闻,不如用科学的数据说话。
提到日本人的基因,就离不开“绳文人”和“弥生人”这两个群体。
“绳文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们制作的陶器上都有特有的绳子纹路,他们的头骨长而宽,眉骨突出、鼻根深陷,身材矮小但四肢粗壮,颇有东南亚人种的特征。
通过基因测序,科学家们发现,绳文人的基因与东南亚人群,特别是阿伊努人,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一批来自东南亚的人群,通过陆桥或其他途径迁徙到了日本列岛,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绳文文化。
而弥生人则与绳文人截然不同,他们的面部平坦,眉骨和鼻根不突出,眼眶圆而高,身材也比较高大,这些特征与现代的东亚人种,例如中国人和朝鲜人都非常接近。
然而基因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弥生人的基因与东亚大陆人群的基因高度相似。
这说明在大约公元前3世纪左右,就有一批来自东亚大陆的人群,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和金属工具来到了日本列岛,并与原住民绳文人发生了融合。
现代日本人的基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绳文人、弥生人,以及阿伊努人和琉球人等多个人群长期融合而成的,这个融合过程既复杂又漫长,不会一下子就完成。
因此那种认为日本人是单一民族后裔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徐福东渡是否对日本人的基因构成有影响呢?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目前的遗传学研究并没有发现直接证据,表明徐福和他带领的人对日本人口的基因有显著影响。
毕竟历史的真相常常被层层迷雾遮掩,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挖掘和验证,因为我们得承认,基因研究也有它的局限,研究方法不同、选取样本不一样,结果也可能不一样。
在日本,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例如大森贝丘、岩宿遗址等,这些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人骨等文物,证明早在秦始皇时期之前,日本列岛就已有人类活动,而这些早期人类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通过陆桥或其他途径,从亚洲大陆迁徙而来。
从文化角度来看,日本人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进行了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比如日本的茶道、花道和武士道,前日本首相羽田孜曾公开承认自己是秦始皇的后裔,并表示自己的祖先是徐福,他家族的姓氏也从“秦”演变成了“羽田”。
但是这仅仅是羽田孜家族的传说,并不能代表整个日本民族的起源。
从基因、考古和文化这三个方面来看,日本民族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来源逐渐融合的结果,徐福东渡的故事固然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并不能完全解释日本民族的起源,把日本民族的起源简单归结为徐福,这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希望日本也能因为这份历史渊源,在以后能和我国展开更多积极地合作,一起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