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用了,太平洋已无美军航母!一个月时间,中国的机会要来了

来看世界 2024-08-27 20:36:38

不够用了,太平洋已无美军航母!一个月时间,中国的机会要来了吗

随着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CVN 72)从美国第七舰队调至第五舰队,美国海军目前在太平洋地区已经没有任何一艘航空母舰部署。航母事海军力量投射的利器,它可以携带着大量的战机,包括加油机在内,充当作战指挥中心,没有了航母,去侦察距离较远的目标就变得更费劲一些。

亚伯拉罕·林肯号作为第七舰队的旗舰,在新加坡海峡完成任务后,奉命调至第五舰队,以应对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常驻太平洋的航母罗纳德·里根号(CVN 76)从日本横须贺港迁往美国本土的华盛顿州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进行维护修整。其他驻扎在太平洋的航母要么正在港口进行维护,要么还未做好部署准备。目前,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六艘航母中,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比如修正比如轮换,都没办法快速部署,需要等一段时间或者等其他的航母修正好。

根据最新消息,乔治·华盛顿号预计将在下个月底抵达日本横须贺,填补第七舰队的空缺。然而,在此期间,太平洋地区将至少三周内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没有任何美国航母的存在。这一战略空白削弱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威慑力,随着全球局势的日益复杂,美国海军的航母舰队显然正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美国军队在全球各处靠着武力横行,从全球各地攫取利益,但是却导致航母编队的疲劳,尽管有11个航母战斗群,能正常动用的一般也就五六个。

11个航母战斗群也不够用,是美国的布局还是事实

目前美军提出并推行“分布式作战”理念,旨在通过分散部署提高作战灵活性和生存能力。这种理念特别适用于应对大国竞争和高端威胁,例如中国和俄罗斯。然而,分布式作战虽然能够增强灵活性,却也存在显著的风险:在资源紧张时,可能会导致关键区域的兵力不足。亚太地区的航母空缺就是这种风险的典型表现。美国选择暂时性地减少在亚太地区的直接军事存在,可能会被解读为战略失误。

亚太地区,尤其是南海和台海,历来是中美两国博弈的前沿阵地。随着美军航母的暂时撤离,中国在这些区域活动的自由度就大大增加了,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能面对中国先进的舰艇和战机了。美军过去依赖其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在全球范围内维持霸权地位,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东、欧洲等地局势的复杂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同时在多个区域维持足够的力量,这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美国在亚太地区常年驻守一个或多个航母战斗群,其主要目的是压制中国军队的活动并确保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对于为什么美国会撤出航母,这并非出于战略性让步,而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的紧急需求使得美军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即便没有了航母,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仍然保留了强大的军事存在,只是投射能力受到了一定影响。

现在,美国军队的状态可以用“疲惫不堪”来形容,频繁的军事调动和延期部署成为了美军疲惫的重要原因。美国军队几乎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海外军事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利比亚等地的军事干预,美军始终处于高度的作战状态。即使在撤军后,残余的军事存在和基地维护依旧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员支持。现在美国又把军事力量向印太地区倾斜,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调动需求,使士兵和军官的轮换周期被迫缩短。

美军的部队本来应该在既定的周期内完成轮换,以保证士兵能够有足够的休整时间。然而,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美军越来越多地延长部署时间,致使作战人员无法按时回国休整,装备的维修维护更加复杂,士兵的身心受尽压力,对整体战斗力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军已经很难在同时兼顾所有的战略需求,尤其是在资源和兵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长此以往,美国的军事力量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可能导致部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影响美军在全球各个战区的威慑力。

航母空缺1个月时间,中国的机会要来了吗

太平洋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军和中国之间战略竞争的重要战场。美军在此区域的军事部署和活动一直以来都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美国能够迅速应对太平洋地区的任何突发事件,还能够在必要时迅速调动资源来威慑或应对潜在的威胁。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军航母的撤离使得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相对削弱,这或许为中国提供了某些操作的空间。

对于中国而言,美军航母的撤离意味着在短期内,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力量会出现一个相对的“空窗期”,中国军队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此期间得以增强,可以利用这一时间窗口,在南海或西太平洋地区采取一些有利于战略利益的行动,例如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推进岛礁建设、扩大在该区域的海上巡逻以及增强对南海周边国家的战略施压。

然而,这并不能真正改变中美之间的竞争。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整体军事力量依然十分强大,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盟友网络以及先进的远程打击能力,使得美军即使在没有航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快速回应任何突发的紧急情况。美军还可以通过空中加油机和远程轰炸机等手段,迅速调动力量前往太平洋地区,从而弥补因航母暂时撤离所带来的力量真空。

中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有利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行动,在南海进一步推进对实际控制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在台海,可以举行大规模的军演,展示军事实力,对外部干涉势力形成有效威慑。还可以通过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扩大其在区域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全球军事部署和战略调整一直以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太平洋地区,美国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其在日本、韩国、关岛等地的军事基地构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即便在航母暂时撤离的情况下,美国也不太可能完全放松对该地区的关注。美军通过其强大的情报监控网络、先进的预警系统以及与盟友的密切合作,依然能够有效监控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任何动向,并在必要时迅速做出反应。

中国已经让美国感受到压力,真正的机会还在后边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中美之间的博弈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和外交层面,更体现在日益紧张的军事对抗中。中国的军力增长速度和技术创新成果已经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也得掂量着点,它们需要对军队的部署、利益进行重新的评估,尤其是牵扯到所谓的全球利益,太平洋地区是美国的重点关注地区,也需要采取更加谨慎和复杂的应对措施。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升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在军事现代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突破,以高超音速武器为例,中国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领先。高超音速武器以其高速、机动性强、难以拦截的特性,被认为是未来战场上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美国在研发进展和技术成熟度上已经落后于中国。这使中国具备了比以往更强的战略威慑能力。

中国不仅在传统的陆海空三军领域实现了装备的更新换代,更在无人机、人工智能、网络战等新兴领域取得了突破,新技术、新装备的涌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也为其未来的作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相比之下,美国虽然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军事力量,但由于其全球部署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加上装备更新速度的相对滞后,已经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的绝对优势。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逐渐感受到压力,并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部署,特别是在太平洋地区的力量投入。美军的“分布式作战”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旨在通过分散和灵活的作战单元来增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应对能力,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美军希望在面对中国的军事压力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降低单一基地或航母战斗群被摧毁的风险。

然而,尽管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日趋白热化,双方都不大可能主动挑起直接的军事对抗。中美两国都深知,直接的军事冲突将是灾难性的,不仅会对双方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道主义损失,也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对于中国而言,在军事装备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未来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关键时期,装备数量上的增长、质量和技术水平上的飞跃,都会成为中国重要的筹码。例如,中国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航母编队、核潜艇以及天基防御系统等,都将在未来几年内形成实际战斗力。

总的来说,美军航母撤出太平洋地区是暂时的,且新航母部署的时间间隔也只有1个月,在1个月的时间内想要做一些大事,还不是好机会,但是可以震慑周边的宵小,让他们收敛一些。

0 阅读:204
来看世界

来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