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太脆弱,只能听表扬,经不起一点批评,说话重一点就要崩溃?曾经我可能会说,“这可能是孩子有问题”或者说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但现在的我越来越意识到,虽然现在我们从表面上看过去,孩子们的生活似乎非常美好。
活动,丰富多彩,只要他们想,就能完全拥有
书籍,各种题材应有尽有,我们担心的不是够不够看,而是担心他们喜不喜欢看······
看起来他们的世界很美好,但在背后,其实可以看出一种悲哀-他们生活在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孩子早上起来,他们去干吗?
周一到周五去学校,周六日呢?大多是在家里做作业或者去上兴趣班。幼儿园的孩子周六日可能会被父母带出去玩,但是高年龄段以上的孩子随着课业的增加,出去玩的几率相对就减少了。
他们无论是在家、在学校,大多时候都是固定在一个不变的狭窄的空间里。
晚上孩子放了学,大多是回到家里做作业或者是上兴趣班。他们能去的地方,有几个?
可能也会有人说,我也经常带孩子们出门的啊,每周也会固定带孩子出去玩他喜欢的东西,去这里玩一玩、那里逛一逛。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只是偶尔的出去走一走呀,这些地方,孩子去了像游客一样,大多是走马观花,而且大多数出去的地方,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地方而已。
再说,每个地方,四四方方,就算装饰地再好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狭窄。
记得小时候,在周末的时候,我可以搬着一个小凳子当桌子去阳光下写作业,也可以出门散步爬山。整整一天都是属于我。
我也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去找小伙伴玩,在去的路上,两面刚好对着一片山,走走停停,抬头望一望,心情非常好,继续往前走,还会经过很多菜地,各个季节冒出来的不同的瓜果蔬菜,旁边还会有些果子树,可以摘果子,还会有很多条分岔出来的小路,每一条路都可以走下去,并且每条路上都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
现在我回忆起这些,是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为现在的孩子感到遗憾的。
现在我们看看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的一天,都可以来做哪些安排?
他们可以用来学习,可以用来看短视频、电视剧或者玩游戏,也可以用来上兴趣班。表面上看,似乎各种可能性都有,然而,他们真的拥有时间吗?
每一天,都是24小时,假设一个孩子,需要休息8个小时,那么他这一天就会拥有16个小时。这16个小时,真的是属于他们的吗?大概不能吧,每天起床上学、写作业大概就要花掉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了吧,接下来,还要上一些兴趣班,看一会电视或者玩一会游戏。
就算是孩子们放了假,这16个小时,还是不属于他们,因为总有学习要去完成,总有事情等着安排,总有任务等待完成,这一代孩子的时间,是碎片式且紧凑的。
试想一下,当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快时间、冲刺时间的时候,孩子又怎么能置身事外!
某种程度上,孩子们要面对的人与事情,其实已经够多且繁琐的了,他们每天有那么多的课程要上,每节课的老师也是不同的人,平常还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上又会见到不同的大人、不同的孩子。而且他们可能都不认识对面的邻居。
孩子们遇到的人,都是一段一段的人,没有一种完整的呈现度,他们做的事情,也是一段一段的,这样并不能让孩子看到一个人的全貌,了解一件事情的全程。而我们面对的人,完全不是一个单一体。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他们有表现不错的地方,有固执的地方,当然,也一定会有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培养孩子,应该是培养一个自由的人。但同时,我们似乎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状况—我们好像没有选择。
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选择吗?也没有选择啊你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对孩子们来说,你必须成为一个考上大学的人,而考上大学的前提,是你成绩需要优秀啊。所以,你而如果爱你的孩子,你肯定不会让他们成为弃子,你希望他们拥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而什么是美好人生呢?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阶层跃升。所以,父母也没有了选择,当父母别无选择,孩子哪里又能有自由的选择。
当孩子根本就没有自由的选择,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只能优秀,只能往前冲,只能成为大人口中的“好学生”和“好孩子”的时候,批评,自然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好的”,他们失去了一切可能。生活在只有优秀的狭窄里,而失去了“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