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急剧恶化,双方甚至都骂上了。比如,俄罗斯专家骂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是“叛徒”,而亚美尼亚议会议长西蒙尼扬嘲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是“部门秘书”。直白地说,两国之间的火药味很浓,只要有一方不冷静,都有可能导致“兵戎相见”的事件发生。
9月8日,俄罗斯外交部召见了亚美尼亚驻俄罗斯大使,对亚美尼亚最近一段时间的一系列不友好行为提出了严正交涉。并列举了四项“不友好”行为。
俄罗斯外交部列举的亚美尼亚四项“不友好”行为是:
(一)在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俄罗斯领导人的背景下,亚美尼亚议会于日前启动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批准程序。
(二)身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亚美尼亚却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有美国参加的军事演习。
(三)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的夫人日前访问了基辅,并为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四)亚美尼亚议会议长将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之为“部门秘书”。
我们再来解读一下俄罗斯外交部列举的这四项“不友好”行为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在今年3月17日,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向俄罗斯总统开出了一张“逮捕令”。也就是说,如果普京再到签署《罗马规约》国家去的话,肯定“不方便”了。因为这123个签署国有义务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定。而在此背景下,亚美尼亚政府却于9月1日将签署《罗马规约》的议案提交到了议会进行审议和批准。
近年来,亚美尼亚与美国的关系日渐密切,而且有了军事合作的实质,即亚美尼亚军演时,邀请了美国。这自然令俄罗斯很不爽。
对于这场俄乌冲突,亚美尼亚基本上持“中立”立场。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亚美尼亚明显开始偏向乌克兰。比如,在9月6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的夫人不仅出现在了由乌克兰第一夫人泽连斯卡娅组织的一个基辅峰会,而且向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对于亚美尼亚议长嘲讽扎哈罗娃之事,大概的经过是: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强硬要求亚美尼亚对签署《罗马规约》、与美国军演等不友好行为给出解释。而亚美尼亚议长西蒙尼扬回怼称:某种秘书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解释?
现阶段,亚美尼亚和俄罗斯都还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成员。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是盟友关系。可是,既然是“盟友”,却又如何演变成“互怼”局面的呢?这要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冲突”说起。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两者之间有一块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因为这片土地上多数都是亚美尼亚人,所以,苏联在1988年将其划给了亚美尼亚。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对纳卡地区的领土提出了要求,于是,双方在1992年爆发了武装冲突。在那次冲突中,阿塞拜疆吃亏了。2020年9月,纳卡冲突再度爆发。然而,这次的战场情形不同了。因为,阿塞拜疆有了强力后援土耳其。
土耳其与阿塞拜疆有“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之称,自然会力挺阿塞拜疆。有了土耳其这个强力后援的阿塞拜疆实力大增,于是,在2020年的这次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是占尽优势,并夺取了一部分土地。也就是从这次冲突开始,中亚美尼亚对俄罗斯不满了,认为俄罗斯这位集安组织中的“老大”没有尽到保护自己的义务。并认为是俄罗斯忌惮土耳其所致。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仍然时常有小规模的冲突爆发,而亚美尼亚仍然是吃亏的一方。于是,亚美尼亚人急眼了。
日前,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公开抱怨俄罗斯有了离开南高加索之意,意指没有能力保护亚美尼亚。显然,亚美尼亚有了“改弦易辙”,重找“老大”之意。当然也就有了俄罗斯外交部列举的上述四项“不友好行为”的出现。
俄罗斯方面则认为,亚美尼亚的所谓理由不过是“借口”罢了,目的是为了加入北约和投靠美国。比如,俄罗斯知名政治学家谢尔盖·马尔科夫9日在评论当前的亚美尼亚局势时表示,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就是想把国家带入西方阵营。他去求联合国却不找俄罗斯,他给多个西方国家领导人打电话,却没有给普京打电话,因为他知道俄罗斯人恨他,他是一个叛徒。
而就在此前的9月6日,俄罗斯杜马议员叶夫根尼·费多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考虑到亚美尼亚与北约的密切接触,亚美尼亚应该被认定为“非法领土”,宣布为“分离主义势力”,俄罗斯应该获得对亚美尼亚的地缘政治控制权。
在俄罗斯方面连续释放出强硬信号后,亚美尼亚媒体便开始炒作俄罗斯可能会“动手”的传言了。亚美尼亚的国内媒体报道称,鉴于帕希尼扬总理的反俄言论和亚美联合军事演习,克里姆林宫正计划在亚美尼亚发动“政变”。俄罗斯为此派遣了约1.2万名“瓦格纳”雇佣兵,莫斯科还将“赌注”押在了亚美尼亚军方、情报部门和警方高层的支持上,因为这些部门里有俄罗斯特工。
显而易见,如果俄罗斯决定对亚美尼亚动手的话,肯定要比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容易。一来,亚美尼亚的军力太弱。二来,亚美尼亚的国土上本来就有俄罗斯驻军(维和部队)。三是俄罗斯在亚美尼亚的“潜在力量”更雄厚。所以,不管是搞“政变”还是直接的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大。当然,国际社会的反应则又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