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念想

雾灵说文化 2024-03-25 08:46:50

文·刘长江

七十岁的方老五确实老了,老到満嘴假牙,一头白发。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祖传的精湛条编手艺,怎么就到他这断了弦呢?

方老五的祖辈,是会篾编手艺的南方人。还是后龙风水解禁那会儿,通过亲戚的口信儿,逃荒过来砍大板挣钱,在兴隆的一条山沟里落下了脚。

那个时候,方老五的爷爷正当年,力气大得惊人,又肯吃苦,他从山上背下来砍好的大板,放到膘肥体壮的骡驮上,竞然会将骡子压趴。所以,人送外号“方骡子”。

方骡子能干,经常受到别人的赞扬。经人介绍,花一百大洋,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为妻。

说来这人那,逞什么能,吃什么亏。常言道:“年轻甭忙,老了找上。”方骡子还不到六十,那腰就弯到不能再弯的地步。外号也紧跟着得到了升华:“方罗锅子”。

后来,方罗锅子开垦荒地,又给人家做短工,盖了几间茅屋,夹了个篱笆小院,过起了靠种山地过活的穷苦日子。

穷则思变, 靠山吃山。方罗锅子拿出了祖上传下来的看家本领。每到伏天就割柳条,扒皮后编花篮。立秋节一过,就上山割荊条,编织挑筐,背篓,土篮,筛子,驮篓等各种庄稼户必需的家什出售。

当然了,也有大活儿。给人家编几米高的粮仓,装粮食上茓子的圆囤等。比木瓦匠来钱要快得多。原因是,那可不是长手就能干的技术活儿。

后来,生产队那会儿, 方罗锅的条编手艺,自然而然地就被儿子接了班儿。儿子又传给了孙子方老五。当然了,方老五也在上两辈那里,得到了真传。

一次,方老五去供销社买食盐,见到许多人在大院里,用手搓晒到半干的药材黄琴。那个年代供销社收购黄琴,漫山遍野的黄琴几分钱一斤,可去掉黄琴的粗皮,要花掉一大笔工钱。他找到社主任说:“我给你出个工具和方法,可以省去大笔工资,只三个人操作足矣。”

“得等你多久?”主任问。

“明天就可一试。”

于是,主任辞去了劳力。方老五回家立即行动,编了个长一米七,宽零点八米,深零点三米,两头跷起的长形条筐。翌日送到供销社,并帮忙栽了支架,横梁上绑上两只吊环,将半干的黄琴铲入筐内,筐中间缚上铁钩,将装有黄琴的筐由各在一头的两人抬起,挂在吊环之上,两人拉锯般一来一去,只几个回合,效果十分理想。

只乐得主任一口给了他二十个劳动日工钱:“你献我一个桃,今儿我给你一筐桃。”说罢就去打电话。

撂下电话后:“方师傅,我们当官的说了,买你这样的筐二十个,快回去编吧,完后我们去车拉。”

这下不要紧,好多三里五村的小伙子们,带上果盒瓶酒前来方家拜师学艺,看把老五媳妇美的。老五不敢答应的,她都照收不误。

搁那个年代,这就叫“发”!

说来也是,人家方老五的那双手也真巧。他看人家下河钓鱼,回家就用荊条编了个缩口挂倒须的鱼笼。他先将河水堵住,只留个流水口,放下鱼笼,鱼笼内放了饵料,您猜怎么着,第二天捞出鱼笼,满满的一笼一百多斤鱼。

于是,捕鸟笼,蝈蝈笼,捕蛇笼,厨房捞饭用的笊篱,农家妇女放针线的笸箩,放食物防猫的饭笸箩等也应运而生。

他方老五的徒弟,多了去了!

再后来,装水果的梨篓,装脾酒的方筐等一些大宗条编产品都出自他和他的徒弟们之手。

可改革开放后,随着钢铁业和塑料业的迅猛发展,方老五的条编产品被逐一淘汰。

农村没人上山割柴了,荊条不见了,别说割不到条子,茂密的森林,钻鸟都费劲。

这些年,方老五的儿子长年在城里打工,还在城里买了楼。老两口帮儿子带大了孙子,孙子又去了城里念书。这编家伙卖钱的买卖,彻底歇菜!

他想编点什么给儿女们,也好百年后留个念想。不然,太可惜了。

可,编什么呢?

0 阅读:1

雾灵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